
北欧几国向来都被视为福利制度的典范。很多人梦想通过读书或者别的途径留在这里生活。在我看来,像北欧这种“理想社会”的模式,可以说是社会最底层和弱势群体的救世主。至于其他阶层,如果想走得更高、更远,同样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自我的价值。
曾经听人说过,很多人以为到了北欧,就算每天在家吃喝玩乐,钱也会自己飞进口袋。其实这是对福利制度初衷的误解。在挪威,福利制度整体是倾向于帮助弱势群体的,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如果你是一个一贫如洗的乞丐,挪威的福利制度可以帮助你不饿肚子,有临时的居住场所,有地方洗澡,还有免费的二手衣服穿。但这和大家所想象的,乞丐直接变富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他自己不努力,同样只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在挪威,失业金是原工资的60%左右。如果失业人员在失业前一年当中,收入曾达到社会最低保障标准的两倍(大约16万左右),那么理论上讲可以连续领取失业金104周。如果前一年的收入在社会最低保障标准的一倍到两倍之间,那么可以领取失业金52周。不过在这期间,负责发放失业金的挪威劳动保障局,会不停地给失业人员找工作。如果有关部门给失业者提供了若干工作机会,你都挑肥拣瘦的,那么失业金也将停止发放。而且由于国家比较小,劳动保障局有权利给失业人员提供其他城市的工作。
现在,咱们国内流行一个新词——“孩奴”。顾名思义,养孩子真是又难又贵。有的人很羡慕传说中的某些欧洲国家“你生孩子,国家帮你养”的政策。其实这个说法有点太夸张了。以挪威为例,每个孩子,从出生到18岁,政府都会每个月给孩子发放一定的补贴。目前大概是970块钱一个月。中国父母都知道,在中国养一个孩子,每个月动辄上千元。这970块钱,事实上也不会给挪威的家长们带来天上掉馅儿饼的感觉。不过挪威只有幼儿园和课后管理班是收费的,其他的教育都是免费的,从小学到大学,不论学生来自世界的哪个角落。
既然提到孩子,就不得不说生孩子。北欧的产假福利可谓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以挪威为例,每个产妇有54周的带薪产假。产假期间,前45周的薪水是原工资的100%,之后的9周是80%。因为考虑到父爱对于小婴儿的重要性,所以父亲也可以申请最长6周的带薪“爸爸产假”。当然,这6周也包括在总产假的54周之中。
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一个这么小的国家庞大的福利费用呢?答案就是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挪威人所能承受的工作强度比咱们中国人也丝毫不差。挪威不论男女,而且也没有阶级之分,干起脑力和体力活都不含糊,并且都要孜孜不倦地干到67岁,才能正式退休。
就以我工作的博物馆来说吧,在国内大家肯定觉得,博物馆根本就是颐养天年的地方。但是由于劳动力缺乏,在单位都是一个人当三个人使。我们博物馆的前台只有一个人,要负责卖票和旅游咨询、经营纪念品商店,外加负责在我们的咖啡厅卖食物和刷盘子。我想她的工作分量,如果在国内,大概会分配给8个人吧。当然前台也经常有忙不过来的时候,这时我们其他的人都必须到前台帮忙。这也是挪威的一大特点,没有什么上下级或是阶级之分。我所说的每一个人也包括馆长在内。
凡事都有两面性,制度太善良,就会被“有心人”利用。比如,像我们这种属于区政府管辖的事业单位,每个工作人员每年有16天可以不用出具医生证明的病假,而且都是100%带薪的。所以不乏有人就把这16天当作了额外的假期。目前北欧,也只有挪威政府还“很傻很天真”的相信着,而其他的国家已经采取措施控制“装病”现象,如病假期间,只可领取80%的薪水等等。
其实不论在哪里,天道酬勤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每个人都多干一点点,社会的财富也就丰厚一点点。
http://www.outzine.com/mag/out/images/taobao.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