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性心理特点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是18周岁-22周岁,这一时期是大学生身体发育成熟的关键期,也是身体发育定型期,又是从紧张的高中冲刺学习阶段步入崭新的宽松的大学生活学习期。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水平经历了整个青春期的生长发育,已完全成熟并接近成人水平,特别是作为生理基础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也迅速发育;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达、健全;性机能更进一步成熟,完全具备生育能力。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是:
⒈
独立性、自我意识显著增强。要求深入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发展,力求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能力也趋于成熟并且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对家长、老师的依附性减少,希望自己独立处理问题,并成为命运的主人,自尊自信,积极进取,渴望展示才能并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心理学家怀特认为:“当自我同一性成长得更稳定和自主时,这个人就更可能对他的环境有一种稳固而持久的影响。他对他自己的本性和能力更有信心时,他发现他自己的活动的核心就更牢固。”
⒉
社会性情感充分发展,并呈两极性。大学生的情感发展与初高中的情感发展相比的本质区别是:从熟悉的具体的感性的情感中跳出来,伴随着脑机能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增多,社会化情感充分发展即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显著发展。也就是说大学时代是形成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心理学家皮亚杰说:“青年的情感不附属于社会现实或主要是精神现实,如关于一个人的祖国的、人道主义的或社会理想的情感。”但此时的情感又具有两极性,时而高亢和激昂,时而消沉和低落,时而坦率外露,时而持内敛等表现出起伏性。
⒊
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智力是各种能力的总和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大学生的观察力有了更高程度的发展,记忆力进入全盛时期,思维能力也达到了较高、较成熟的程度,想像力也显著发展,由于进入大学阶段的专业教育,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显著提高。
⒋ 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明显形成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除了心理特点以外,大学生的性心理发展和初高中阶段也有显著不同。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性心理的发展大体上分为异性疏远期——异性接近期——异性爱恋期三个阶段。大学生正处于异性爱恋期,这时无论从身体发育、心理素质,到理想认识、道德观念和人生态度等都具备了谈情说爱、恋爱婚姻的主客观条件,这是男女之间水到渠成的自然规律。性心理的产生必然伴随性行为的出现即对性知识的渴求,对喜欢的异性的爱慕和强烈的性欲望和性冲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