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吴先生教学

(2010-07-25 22:56:28)
标签:

杂谈

    吴冠中先生教学,从来不在乎我们是否能准确的描绘事物,也没有传授过什么绘画的技法给我们。他总是先观察,看我们是否已经看懂了我们所要画的对象,无论是风景、还是人物,只要你能找到他们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并且能够有意识的表达出来,就会受到鼓励,哪怕你的画面还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不足。相反,对那些仅仅是客观记录事物的同学作业,吴先生却很不以为然。

   记得有一年,吴先生带我们到山东大渔岛写生。按照课程的安排,每天晚上他都会来看同学们的作业,每次都会在部分同学的作业中找到他的兴奋点并且大加评说。而每次受到他表扬的那些画,大多都具有天真、大胆、果断、夸张等特点,其它的画他大概看看也就过去了,不会多说什么。我自己那时候的画儿估计就是属于比较“规则”的,所以很少引起吴先生的注意,为此我也时常感到苦恼和委屈,也会抱怨老师不够公正。因为他似乎永远对那些我们所认为的“绘画能力”较弱的同学感兴趣,并且对他们那些在当时看来很“幼稚”画推崇备至。在写生示范过程中,我发现吴先生并没有按照我们眼中看到的“自然规律”去画画,而是按照他自己的“主观规律”在画画。他在课堂上讲的那些现在听来震撼人心的话语,在当时都是不能接受的;诸如“绘画主要是表现意境”,“艺术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感情”,“错觉是艺术之母”,“形式决定内容”等等。真正能够理解、领会吴先生的良苦用心,已经是二十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些年我不断的画、不断的思考,越来越觉得他当年所说的和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得正确。如果没有吴先生当年的那些启发、诱导,我不知道自己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在学习艺术的重要阶段能遇上这样的老师,我和我当初的同学们是非常幸运的。而对于今天在美术学院中学习的同学们来说,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正在将吴冠中先生的学术思想贯穿到今天以及今后的教学中去。

 

                                                    李木

                                                  2010 6 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