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美基础艺术教育比较(美国篇)

(2009-07-21 22:23:31)
标签:

杂谈

1 一门独立的学科

   艺术的基础教育在美国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和学科,它是不从属于任何专业和学科而独立存在的。在主观上它没有服务于艺术教育专业课程学习的义务和责任,但在客观上却为艺术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服务与支撑,这为基础教学研究在美国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出新创造了机会与可能。教师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长期从事基础教学理论的实践和研究,学生可以在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里没有拘束的从事学习和探索。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又构成了他们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中非常有趣的一环,这是美国基础艺术教育乃至艺术教育能够不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美国现代文化得以超越欧洲传统而立足于世界的主要依据。

 

育人是目的 教学是手段

   在美国艺术院校基础课程设置的前提,首先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其次才是考虑满足专业课程及社会就业的需要。因此他们的基础课程设置一般都具有比较大的前瞻性和长远考虑,并且会根据环境、学生还有社会情况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和改变课程的设置。比如素描课程,帕森斯学院的素描分为描绘性素描、认知性素描、观念性素描等几个组成部分,分别针对学生的技能、审美、心理等不同层面实施教学,而不是考虑素描这门课程是否对油画、版画或设计等专业有用。又比如多媒体课程,这门原本被认为是专业内容的课程现在已经成为麻省艺术学院为所有学生设置的常规基础课程,因为时代在改变,以往仅仅通过视觉领域去认知和解决的问题,如今需要一个更加广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手段才能有效。由此看来,基础教学课程应该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了确保基础教育重要性的实施而不断、及时、大胆的对其实施调整和补充,专业课不但可以成为基础课,基础课也同样可以成为专业课。

 

没有方法的方法

   美国一些艺术学院一般不设基础课教学的教学大纲,他们以本学校多年来形成的教学经验、教学作风为参考,以学校多年来形成的对于艺术和设计的普遍认同价值为框架,并将此视为一个学校的传统和他们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传统和体系的标准掌握下对基础教学进行思考和实行。(在此我们要分清教学大纲并不能等同于教学体系,没有校阅大纲并不等于没有教学体系。)每个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针只要没有超越学校原有的既定标准都不会受到影响和干涉,在这个原则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情况自由的安排授课的方法手段,学校也鼓励不同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实施他们的教学思想,而不是要求不同的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去教授同样的内容。因此也才会在麻省艺术学院出现二十几个教师同时开设素描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行选择教师这样的教学局面。

 

铁打的校园活跃的人

    美国艺术院校的教师一般分为全职和半职两类,全职是少数,半职是多数,有的学校半职教师的数量是全职教师数量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他们大多都是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久富经验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作为对艺术学院教育的一种调整和补充,半职教师可以不断的将社会上各种积极因素和影响带入教学,以确保学校的新鲜与活力。但半职教师的局限诸,如缺少深入的研究力以及过于社会化的教学倾向等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不过此类问题正好从全职教师那里获得补充。事实上在美国无论是全职还是半职,教师的教学责任心及社会责任感都会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发挥和体现。此次赴美考察,就我们所接触和感受到的教师们的教学情形和状态都是真切和实在的。几乎每一个教师都在全心全意的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且最大限度的将自己的价值观与教育职业吻合起来,既不是将教学当作个人发展的机会加以利用,也不是将教学工作仅仅视为一个生活来源和饭碗。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之间,或者说在艺术家、设计师与教师这个职业之间他们的选择只能有一个,既不可以兼而有之,更不可能本末倒置。如此的师资状态,如此的教学环境和学风,除了有赖于大的人文环境影响外,也有赖于各个学校的知人善任和有效管理,以及学校长久以来形成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这恐怕是所有的大学所必须具有的重要条件。

 

单纯的学生

  美国学生选择艺术学习一般都是出于自愿和喜爱,并且有机会和权利在此基础上作出选择和改变,因为他们和学校双方都非常明白,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会怎样选择和改变。他们没有入学考试及应试教育,学院仅凭学前成绩和面试效果就可决定他们的去留。衡量他们去留的标准除了以往的成绩及少量作品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态及对于艺术的愿望。所以他们都较少的拥有功利心态,较少的具有职业心态,更极少的带有竞争心态。他们学习的动力完全来源与天真的理想和个人兴趣。而基础教学的角色则是鼓励、保护和启发这些理想和兴趣。在这里学习除了包含愉悦的意义外,更包括了研究、发现以及挑衅和超越等诸多的含义。这里形成和具有的是一种良性的学习创作生态,这个生态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简单。

 

评价与自我评价

   美国学校基础课教学的评判一般不设A\B\C\D或相应的分数等级,给予学生的学习效果鉴定只是通过或不通过。因此学生们可以在较少顾及的状态下,专心的和忘我的研究空间、形态、色彩以及它们之间彼此的关系。形成如此出色局面,美国艺术院校基础教学管理功不可没,因为他们给予每一个受教育的人他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一刻,在几乎没有评价影响的空间中学会自我评价。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们逐步的完善成熟,他们既通过艺术学会了评价,也通过艺术理解了评价,因为最终的自我评价也就是学校的最终评价。美国基础艺术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基础教育是一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而不是真对某几种单项能力的专门训练。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是看每一个学生最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以提高。难怪麻省艺术学院的一位教师曾说:“一个人画人体很好却不知道为什么,比一个不会画人体却知道画人体为什么的人更糟。”

 

教学设施与条件

   美国学校中的基础教学单位一般都是独立设置的,并且有专门的空间、教师和资金作为保障,类似教室、资料室、教具室、实验室等设施都由基础教学单位统一管理,同时也在空余时间接待其他年级和专业的学生使用。基础教学的对象基本上是全体学生,也没有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将基础教学内容划分开来,学生们可以在这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尽兴的体验基础艺术教育带给他们的问题和感受。在罗德岛艺术设计学院专门为学生提供的试验教室中,我们甚至看到了包括大到棕熊小到微生物的各种动植物及其标本的收藏,学生们可以足不出户的观赏、观察、比较和描绘自然界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集收藏、展示、写生和教学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在美国的艺术院校中并不少见。

 

学术的良性的循环

    美国学校在设立各种单项基础教学课程的同时,极为重视这些课程之间的彼此连接与贯通。不仅仅是素描课与素描课之间的贯通、素描课与色彩课之间的贯通,而是素描与设计、与摄影、与多媒体、与形态乃至与人文学科之间的贯通。这不仅形成了基础教学各门课程之间的良性的、包括横向和纵向互动,而且还让学生了解了学习的目的及意义。他们基础课设置和实施状态是螺旋上升式的,在不断重温先前所学内容的同时有带进了新的学习内容。他们将基础视为一个活动的空间和状态,并且在不断追问什么是基础的前提下,不断的调整基础课与社会变化、学生宿求、学科发展之间的关系和需要,这使得他们的基础教学研究和实践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及适应能力。此外,美国的学校在探讨和实施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很在意是否能找到一种最佳的教学办法和手段,他们认为基础教育有关认识问题而不是方法问题。认识的问题解决了,方法自然也就形成了。

 

具体措施的保障

   美国艺术院校的学术环境基本上由三个学术框架来支撑,一是教学体系,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相对独特的、比较完善的教学,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会不受任何干扰的从事教学和研究。二是画廊体系,每一所学校都设有相对固定的,比较学术的画廊展示制度,学院有针对性的、定期的展出学院内和学院外的优秀艺术作品。三是艺术家访问体系,每个学期都会有国内或国际出色的艺术家受学院的邀请来讲学和访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