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GEORGES BRASSENS

(2009-05-11 22:48:40)
标签:

杂谈

 

  能告诉我东西方现代艺术课上您放的法语情歌的名字吗?谢谢。祝好!

   法国歌手GEORGES BRASSENS的歌曲《CHANSON POUR LAOWERC》的一经“推出”就在课堂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这到让我有些始料不及,恐怕也让如今已不在人间的这位巴黎“老歌手”始料不及。我原本在课堂上播放此歌的用意是为了烘托图片的效果,但不曾想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多的同学被歌声感动,那么多的邮件、短信发给我时间有关情况,更多的人迫不急待地要下载此歌,真是有些“喧宾夺主”的感觉。

   GEORGES是法国60-70年代广受爱戴的、家喻户晓的歌手,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优美歌曲,歌曲的内容也多以歌唱生活、事业、爱情为主,歌曲的曲调清快、流畅、自然,没有半点的虚假做作。他的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至今仍广为传唱。其影响力曾波及了几代法国人,难怪我的一位曾誓言终身不取法国友人在听了他的歌后,一改初衷过上了家庭生活。如今为了纪念这位人民艺术家,巴黎的一个地铁站特地以他的名字命名“GEORGES BRASSENS”站。

   这什事让我联想很多;在语言不能沟通的情况下,一位法国歌手的音乐能在他身后几十年,在遥远的异国土地上受到青年学生如此的欣赏,这至少可以说明如下几个问题:(1)好的流行音乐同样也具备长久的生命力(2)一首普通的抒情歌曲能在校园里引起如此反响,说明我们平日里对青年学生的培养、教育方式过于偏向理性,缺少人文关怀和情感的疏导。(3)这首歌曲能让我和多数同学能共同欣赏,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鸿沟并不明显甚至不应该存在,如果一定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隔阂的话,那责任也一定不在学生一方,俗语说,天底下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话我看今天仍然适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