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何被指为“汉奸”

标签:
成健作品重读鲁迅通辽日报传奇故事 |
分类: 大师背影 |
http://s5/small/001Iar8rzy77Vk3yAE4a4&690
鲁迅乘五四新文化思潮步入文坛后,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其中最耸人听闻的论调之一,是指称鲁迅为汉奸。
说鲁迅是汉奸,主要有以下理由:其一,鲁迅在日本留学七年有余,其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又分别娶了日本女人羽太信子和羽太芳子姐妹为妻,更有传闻,后来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是因为鲁迅与羽太信子私下有染。其二,鲁迅与书店老板内山完造关系密切,而内山则有日本军方间谍的重大嫌疑,通过鲁迅搜罗了大量情报。其三,鲁迅撰文揭露国内黑暗,有人认为这是损害民族形象,为外族入侵大造舆论。其四,生逢乱世,鲁迅躲进租界寻求保护伞,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后,鲁迅通过日本人的帮助,只顾自己一家人避难消灾。
1934年初夏,鲁迅在给友人的信中提起:“汉奸头衔,是早有人送过我的,大约七八年前,爱罗先珂君从中国到德国,说了些中国的黑暗,北洋军阀的黑暗。那时上海报上就有一篇文章,说是他之宣传,受之于我,而我则因为女人是日本人,所以给日本人出力云云。”爱罗先珂是俄国童话作家、诗人,自幼失明,后游历于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并因“宣传危险思想”两度被日本政府驱逐。在北京期间,爱罗先珂曾寄住于八道湾周宅,与周氏兄弟结下了深厚情谊。
1933年7月,上海《文艺座谈》杂志发表署名白羽遐的《内山书店小坐记》,其中写道:“内山书店是日本浪人内山完造开的,他表面是开书店,实在差不多是替日本政府做侦探。”又说:“不久以前,在《自由谈》上看到何家干先生的一篇文字,就是内山所说的那些话。原来所谓‘思想界的权威’,所谓‘文坛老将’,连一点这样的文章都非‘出自心裁’!”“何家干”是鲁迅的笔名,这在当时广为人知。而鲁迅怀疑白羽遐乃张资平的化名。张资平是30年代初红极一时的作家,创作了大量贴着“革命”标签的三角恋爱小说。鲁迅曾辛辣地嘲讽张资平小说学的全部精华是一个“△”,彼此积怨很深。
其时,适逢美国学者埃德加·斯诺撰写《鲁迅生平》,写好后请鲁迅审阅。鲁迅提出的第一条意见便是:“第一段第二句后,似可添上‘九一八后则被诬为将中国之紧要消息卖给日本者’的话。”显然鲁迅对这种无耻的攻击极为痛恨,因为九一八事变后,上海等地出现许多“铁血锄奸团”一类的组织,实施暗杀活动,指鲁迅为汉奸,其实就是欲置他于死地。鲁迅表示:“我当永世记得他们的卑劣险毒。”
这些言论,大多为鲁迅在文艺界的论敌所编造,也有一些出自无事生非的帮闲文人和心怀叵测的官僚政客们。1934年间,指称鲁迅为汉奸的言论不绝于耳。如上海《社会新闻》杂志发表的《鲁迅愿作汉奸》一文,说鲁迅“搜集其一年来诋毁政府之文字,编为《南腔北调集》,丐其老友内山完造介绍于日本情报局,果然一说便成,鲁迅所获稿费几及万元……乐于作汉奸矣。”
又过了一年,谣言有了新版本。鲁迅写信给萧军时说:“日本报载我因为要离开中国,张罗旅费,拼命翻译,已生大病;《社会新闻》说我已往日本,做‘顺民’去了。”但是,这些谬论的制造者们,自己都不太相信鲁迅会是汉奸,所以往往是过些时日冒个泡,却弄不出多大动静,便自生自灭了。鲁迅对此轻蔑地表示:“有一天,我坐在内山书店里闲谈——我是常到内山书店去闲谈的,我的可怜的敌对的‘文学家’,还曾经借此竭力给我一个‘汉奸’的称号,可惜现在他们又不坚持了……”
鲁迅曾将毫无气节的文人比作叭儿狗,对他们的惯用伎俩自是一目了然。 “这些手段,千年以前,百年以前,十年以前,都是这一套。……其实,假使我真做了汉奸,则它们的主子就要来握手,它们还敢开口吗?”国难当头,他们立马就会变节,偏偏总要诬陷别人。“然而变迁至速,不必一二年,则谁为汉奸,便可一目了然矣。”似乎被鲁迅一语中的,张资平后来倒真的做了汉奸。
八十年过去,尘埃本已落定;然而奇怪的是,沉渣重新泛起。这两年又有人跳出来直指鲁迅为汉奸,却拿不出任何新的证据。也许鲁迅无法预料到:十年以后,百年以后,仍是这一套。
这种低能的污蔑,用鲁迅的话来说,确实够“可怜”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