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前班的语文课(之一)——为什么会有学前班

(2012-03-05 10:42:29)
标签:

杂谈

芭学园

儿童

发展

学前班

分类: 李跃儿芭学园

 

 

  前几周,老师们在一起备课,说到他们挖空心思地创造一些关于语文课的游戏,好让孩子对语文更感兴趣一些。

 

  芭学园的孩子们从进芭学园到五岁,都没有什么传统意义的课程,到了五岁左右,孩子们反而对有要求的工作和文化知识的学习非常感兴趣,教室里的玩具不再对他们具有吸引力,如果孩子在五岁不选择上学前班,这时候老师们必须找一些成人生活中那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给孩子去做,如,让孩子们去拖地、打饭、照顾其他孩子,但这些工作不够那么多的孩子去做,也不够那么多孩子每天那么长时间去做,这时他们就显得无聊,他们觉得教室里其他小孩子的游戏对他们来说有些幼稚,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也能再一次融入到忙碌工作的其他孩子群体中,成为创造者和引领者,我们看到的是,只要给孩子机会,孩子无论如何都能利用环境元素使自己得到发展。

 

  其实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给他们什么,因为他们的需要就是发展的需要,关键是帮助孩子的人能不能分清什么是孩子需要的,什么是孩子想要的。

 

  我看到的《儿童心理学手册》,大约十年一更新,那是儿童心理学的圣经,如果它需要十年一更新的话,这不止说明成人对儿童的探索和发现在更新,也说明人类自身的发展在更新,似乎人类的一些智力上的能力和知识上的信息也被作为基因加入到进化的行列中,孩子对文化知识的学习需求好像比二十年前提前了许多,当然这也是由于孩子的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无论怎样,当孩子有需要时,我们不能硬压着不给,再加上芭学园的孩子不只是去上那些跟芭学园类似理念的小学,有很多也选择上传统学校,他们不确定将来都要到国外去念完基础教育的学校,所以我们要考虑我们所设计的教育是不是能够使他们承载这样的使命,芭学园的学前班为此而诞生,学前班的使命是,使孩子在身体学习与更多的使用大脑去学习之间架起一个桥梁。在学前班这一年里,给孩子打一个比较好的关于人类文化的基础,这个基础不是文化的深厚,而是对文化的热爱。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美术课、音乐课和体育课,给孩子带来的都是对这些学术本质的认知,而不只追求对学术内容的掌握。这样的课,要怎样上,上成什么样才能达到目标,没有有经验的老师演示,小老师是无法通过大脑想像到的,在他们讨论语文课时我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我决定去给他们上几节语文课,但是我十年都没有给孩子们上过类似的课程了,自己也不确定效果如何,但几节课下来,孩子们的表现让我自己都反思了好几天,在此用几章篇幅跟朋友们分享一下。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