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学园的教育结果怎样
很多家长都担心,我们搞的这个培养孩子适应能力的教育,出来的孩子不适应未来的主流教育。
芭学园在北京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一个教育若要有回报,就得需要八年的时间。我一直在等待着我们到八年的那一天,现在到了八年我却不知道所谓的回报是什么——是经济方面,还是教育方面?
我们还是说教育方面吧,芭学园一共毕业了有六批孩子,不包括今年九月毕业的这一批,毕业的学生大约有七十多个。上各种学校的都有,选择非传统学校的孩子不必再说,他们都几乎不存在适应的过程。选择传统学校,尤其选择那种名校的孩子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但他们超过一学期,有的需要一学年后,就会越来越好。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大多数孩子具有以下一些特质:
1、孩子们不易受伤害,这就是说他们有自我保护的素质。
2、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打发自己时间的能力。就是说他们自己知道自己在怎样的时间干什么,这对人是很重要的。说明孩子有想法,能找到事做。
4、能关怀别人和感受别人。
5、顺从于真理,遵守规则但不是没有道理的顺从。如上课专注听讲,下课却不按老师要求去做。他们不遵守老师在下课时对他们不“合理”的要求。有些学校因为这些事认为他们不守纪律。
6、比较有力量,在玩时玩得很疯。
7、对文化和艺术有自然的好感和共鸣。
8、兴趣广泛,表现在对生活、对玩、对朋友、对学科。
9、专注,对自己的任务具有责任心。
10、孩子比较皮实,不猥琐,上进心强。
另一些特质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述,一种美好的快乐的性格,总之大多数学校的老师都很喜欢芭学园的孩子。
共同的一些特质大致有这些,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也可以说不利的方面是:
1、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我们教育建构的特质都一样强,有的某些强一些,有的另外的强一些。
2、还有五六个孩子不适应于自己要面对的环境,在上小学前期很艰难。
3、有的孩子有一些对将来的生存很不利的特质也突出的留在性格中离开了芭学园。
4、有个别的孩子学习很费力,五六个孩子一直成绩都上不去,但他们依然阳光灿烂自信满满。
5、有一两个已经出现了在芭学园不曾见过的状态,他们由热爱学习到厌烦学习,由自信到不自信。
6、还有当芭学园的家长带着孩子去面试像北大附小、中关村一二小这样的小学,遇上像以下这样的面试题孩子们就晕了。
如:一个天平,一面有三个苹果,另一边有六个桃子,天平呈水平状态。
另一个天平一边有三个梨,另一边放六个桃子,天平呈水平状态。
再一个天平,一边有一个苹果一个梨,问另一边放几个桃子天平呈水平状态?
类似这样的口述题我们的孩子真就被考晕了。
我认为我们的孩子很正常而健康,遇上超越他们大脑处理强度的信息时,他们大脑会停机。过于不人性的逼迫会使他们痛苦。他们个人的特点很强,有的人天赋是体育,数学却很差;有的人艺术感觉很好,数学很费劲。有的拼音学不好。有的是全优学生,全校的班里的年级的尖子学生也不少。据说我们的孩子都很智慧。
我很心痛我们那些上太有名的传统学校的孩子,和教师水平太差的学校的孩子。不知他们会不会也像现在很多在传统教育中长大的大学生那样。从小被逼承受超越他们生物承受力好几倍的学习,这让他们感到痛苦和厌烦。到长大了,该学习时他们再也不想学习了,老师也不想好好教这样的学生。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家长要从孩子将来的生活着想,选择人性的、选择懂孩子的、爱孩子的学校,而不要选只爱自己职业,对自己的事业重视多于对孩子发展重视的学校。
如,我的外甥的高考,上学时,是死记硬背式的,高考的卷子却是脑经急转弯,知识面很广的“素质”式的。考的内容不是学的内容。外甥说,你没有经历高考前的那一年准备,你根本不知道那种不是人能承受的痛苦是什么,考完他们相约到山上,都背着自己的这一年用的练习卷子,每科十套,到山上用它烤羊肉吃。
他们恨死了那些卷子。外甥没考好,眼泪真的打湿了胸前的衣服,因为他每次模拟都是高分,考上应该是没问题的,指望着就此脱离苦海。但他失败了,明年再苦一年,上刑也不能上这么久。我们为什么要让我们的孩子经历这样的苦难?这种经历能带给孩子们建立良好生活的能力吗?能带给我们孩子建立自己学术系统的能力吗?能使我们的孩子获得对社会和人类建设性的能力和人格吗?如果我们知道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为什么非要我们的孩子走这条路呢?
芭学园有幼小衔接,在这一年里孩子们不再混龄,他们要完成芭学园的最后一个提升,这个阶段不仅仅完成幼小衔接,更重要的是进行文化氛围,学术氛围,艺术手法和艺术欣赏,体育精神等等多方面的了解和接触。
在这样的篇幅里我们无法把一个教育方面的问题讲得很全面。
总之芭学园的教育没有成为万能教育,没有把所有的孩子都帮助成为理想的统一的样子,也没有把每个孩子都帮助得一样优秀。
虽然芭学园很重视家长和老师一起共同帮助孩子,并希望在孩子毕业时,家长成长到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正确帮助孩子。但是有一些家长会后悔来了芭学园,一样会有家长把孩子转走。也有孩子在入园期哭的时间很长,家长们焦虑的也不少。
还有开放一些的,希望家园共建的学校对我们的反馈,芭学园家长是最能干涉他们教学的,也是最有力量跟他们交涉的,这让他们有些头痛。
很抱歉我们无法用文字将芭学园说完整些,如,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格方面的帮助?那真是不好用文字讲的事,希望有机会当面沟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