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李是导游(之三)

(2011-01-02 22:46:02)
标签:

芭学园

学前班

野外生存

分类: 李跃儿芭学园

 

胡子按:

   大李所说“孩子们行动中出现的问题才是我们此行的课程内容”,其实是芭学园老师主要的课程之一,其实也应是家长们在家教育和引导孩子的主要方法之一吧。一般来说,家长们在愿望中总是希望孩子越没有问题越好,但现实中孩子是永远有“问题”的。而这些“问题”正是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最佳机会,正所谓“教机”者也。既然如此,那么家长们就要把孩子的“问题”看成一个正常的事情,还有“欢迎”它的出现,因为正因为这些“问题”,才使你有了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机会”。而一旦你这样想了,理解了,接受了,并“欢迎”了,你就会抱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并智慧地运用它。

  

 “大部队”穿过村子。在进入树林前,我又一次停下来,履行我作为向导的职责,我对孩子们说:“现在可以不用排队了,大家刚才达成了共识,跑的再远都要保证看得到大李。另外,路边的枣子是村民种的,我们不能随便摘,树上的柿子也不能随便摘,但如果有柿子的主人在,我们可以经他们同意,摘一些给爸爸妈妈带回去作为礼物。我们可以给柿子的主人钱买他们的枣和柿子。”孩子们都有很好的审美观,看到像画一样的树林,一个个脖子伸着,早就耐不住了。在这种情况下,我知道我的宣告没几个人能听得进去,虽然他们都说已经明白了。

 

 孩子们行动中出现的问题才是我们此行的课程内容,其实我蛮期待他们将要送给我的课程。在我的经验里,一般这些课程都好玩极了。队伍已解散,孩子们洒在了那条林中土路上,前面的孩子很快就跑得不见了踪影。在这条路的中间部分,有一个树杈似的三角路口,一条是通向我们要爬的那个山角的,一条是通向一家果农的园子。前面的一群孩子和老师义无反顾朝的那条“错误”的路上跑去,他们是那样自信,想都不想,更别说回头问一下向导了,花花绿绿一群人一股脑地涌上了那条错路。

 

 看着他们战线拉得那么长,我有做出完美的课程的机会了。我对走在最后的孩子和老师说:“请向前面传话——那条不是上山的路,请大家退回来。”我紧跑几步,站在那个岔路口的前面,那是一个很好的现场——如果我刚才错过了时机,让所有的孩子都走得太远,就没有孩子帮我传话,那我只能去追他们,可能要追到到路的尽头,到时候我站在那里便无法让孩子看到这个岔路的现场,无法利用这个“现实地图”让孩子回顾、总结关于岔路的处理,还有向导的利用,我得用嘴巴去描述这个岔路,这样就很容易把“参与式课程”上成了“讲述式课程”。不久后,我就听到,远处走在最前面的孩子,到了路尽头,在那里向后面的队伍大喊“没路了”,后面的孩子先得到了“真理”同时大声朝前喊:“路走错了,赶快退回来”,甚至还有的很紧急地跑到前面,去帮助那些可能听不到退回信息的同伴,孩子的团队精神不是那种思考的结果,是纯自然的。你会感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像兄弟姊妹一样,是那种骨子里透出的亲情和关心。有点像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战友:毫不客气但很在意彼此。此刻我已被他们滋养了,幸福的暖流在身体里流淌着,其时我是那么的想唱歌。

 

 而此时,孩子们已经认识到“走错路”的事实,队伍严肃紧张的气氛已经形成,教机到了。我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安稳地站在岔路口等他们退回来。我对先来的孩子宣布:“我们要在这里开个会。”听到要开会,马上又有孩子跑回去通知远处正在退回的孩子和老师:“我们要开会,在大李那里。”等所有的人都到齐了,我说:“我们开会吧,刚才大家对于我们走的路有什么发现?”又是一片嚷嚷声,有的举着手,有的直接在说。我对举手的孩子说:“大李看到你们用举手表示要发言”。这时其他孩子也举起了手。看看几乎所有的人都举着手,我们决定从一头开始轮流发言,在孩子们出现很多人抢一个东西时,“轮流”是最好的办法——这能让孩子学会等待,同时也让他们有安全感,每个人都知道会有自己的份,因此他们也不会着急和焦虑。

 

 第一个孩子说:“我们走错路了。”我说:“对,我们走错路了。”我接着说:“大家还发现了什么?”第二个孩子认真的指着刚才去的方向说:“前面是死路。”我说“嗯,走不通的路,有人管它叫它死路。”我请第三个孩子发言,她说:“我们看不到大李了。”我说,“是,只有大李知道路怎样走才能到我们要去的地方,所以大李是向导,是给大家带路的。”

 

 ……孩子们总结得很好,但我还得把话题引到往后我们怎样避免错误的讨论中去。我说:“我发现很多路不是直直的一条,经常会像这样有个岔路,(这时我让孩子看我们刚走过的岔路)一条通向那边,一条通向这边,如果我们不知道走哪条路,到了这样的岔路口,我们该怎么办?”有的孩子说,等向导;有的说找人问问;有的说我们可以带个地图自己看看。自此我很满意,所有的可用方法都被孩子们说到了,这课还真不用老师讲。

 

 该再深入进行讨论了,我接着引导:“这个地方没有地图,也许有,但我们现在手里没有。再往前可能还有岔路,而且也许下次岔路通向很远的地方,如果一直走下去我们不知会走到哪里。”有反应快的孩子已经在喊:“我知道,我们要在能看见大李的地方,如果跑得快就等大李到了,问清路怎么走再往前走。”我将他的话重复了一遍,我说:“他的意见是……大家有不同意见吗?有不同想法的人请发言。”大家都说同意。当然,这个孩子也总结的太完善了,的确没有什么再补充的空间了。我说好:“我们继续前进!”

 

队伍再次出发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孩子们还是放开了跑,但他们会不时回头看看。在前面丁字路口处,先到的孩子在边讨论着城墙边等我。等我到了,他们指着路问:“大李是往这边还是往那边?”我说往这边,孩子们又飞快的跑在前面了。从此我们任何人都再也没有提醒过孩子,而孩子也没有再跑到别的路上去。

 

 孩子没有为自己这么快的学会了这么复杂的一课,而且马上就用在现实中而自豪,我却很为孩子们的行为骄傲。但前面的这一幕并不意味着往下的路程不会再有问题发生,孩子们不久就又送给我了更加精彩的课程……

 

(未完待续)

 

 

http://s16/middle/5d812c76t98de614b774f&690

http://s3/middle/5d812c76t98de61b64012&690

http://s8/middle/5d812c76t98de65077f47&690

http://s3/middle/5d812c76t98de65af5462&690

http://s9/middle/5d812c76t98de6db9a648&690

http://s13/middle/5d812c76t98de706976ec&690

http://s6/middle/5d812c76t98de70fa2d45&690

http://s3/middle/5d812c76t98df0fba96f2&690

http://s11/middle/5d812c76t98df0752ed8a&690

http://s15/middle/5d812c76t98df08121d8e&690

http://s8/middle/5d812c76t98df12e196a7&690

http://s10/middle/5d812c76t98df136af3e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