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次“整顿”,我这个向导的工作终于得到了认可,上山的路就只有一条,是那种真正的羊肠小道。道的两边是秘密高高的灌木,路面被那种土红色软软的小草覆盖着,看不见路面。有一批孩子和老师已经在我的前面跑得不见了,我的后面还有几个孩子,我即看不到前面的孩子,也看不到后面的孩子。
这时,听到后面的孩子在叫大李,于是就答应着,让他们知道虽然看不到我,其实离我并不远。听到喊声,我想后面的孩子可能已经感到累了,所以在不断答应他们之后,我朝他们喊:“我在前面等你”,后面说:“大李你不是向导吗?我们都看不到你了。”我喊:“我知道你们不会走错路,我在等你们。”跟着喊声就从茅草中冒出一个男孩,看到从草丛中冒出自己熟悉的孩子,我心里是很幸福很享受的感觉,于是情不自禁的说:“看,大李在等你吧?”我猜这时我的样子应该是高兴和亲切的,没想到的是,孩子却沉着脸说;“等个P,喊你半天,你都没给我们领路,你是什么向导?”
天哪,我虽然久经沙场,当时还是懵了。我的脑子在飞快的转,情绪也要飞快的转。这时他已经走到我面前,我蹲下来扶着他的上臂:“说,你刚才有点担心是不是?”紧接着又得到一句“担心个P”,这时我的心里是有不舒服的,我认为对这么大的孩子,除了帮助以外,还应该真诚沟通。于是我说:“我在关心你,我担心你刚才看不到我会害怕,所以我想安慰你。可你这样跟我沟通,我感到不舒服,现在我不想继续给你当向导了,也不想跟你继续沟通了,等你不打算骂我了,咱们再解决题,我先转过脸去,等你准备好了再喊我。”
说完我转过脸,看着别处,忍不住只想笑:孩子刚才担心了,聚集了很多紧张,当然需要发泄一下,可他怎么学会这样的发泄情绪的呢?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不能让他们用伤害别人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愉快,得教给他怎样寻求帮助,怎样在沟通中纾解自己的不良情绪。看来他也不敢自己继续往前走,这让我很满意,起码他还没有拿自己的安全来跟我赌气。我们成人在这些事上应该向孩子学习。
两个人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中,一声不吭地站在那里显得怪怪的。突然他开口了,说:“我喊了你好几声,你都不来给我们带路。”我意识到,断后的老师是走在最后的,在尾巴兵中这个孩子是走在最前面的,这让他觉得是他在带路,但他又不能掌控路是否走对了,所以一定是感到害怕的。虽然前面有我的声音,但没有经验的他不能根据声音判断我在哪里,到底有多远。虽然这是自然给他的练习机会,这次经历对他是宝贵的,而保护孩子也不等于不让他们经历这些自然冲突,但沟通和帮助却是必须的。
沟通让我理解了他为什么骂我,于是我说:“我是整个学前班三十个孩子和十个老师的向导,我要看到前面的人没问题走对了,再回来接你们,你在喊我时,我知道你再走几步就看到我了,而且我也在边答应你边朝你的身边走,在我还没走到你面前时,你‘突’地一下就从草里冒出来了。”说到这里时,我看到他笑了一下,我的心也松了一下,知道我们的关系开始缓和。我接着说:“我看到你时觉得好高兴啊,好亲切啊,可你突然骂我,我觉得很伤心。”
我尽可能把我的叙述讲得有点像故事,这样孩子就能听得进去。他果然掉进了我的陷阱,情绪跟着我的描述走。当我讲到我伤心时,他的眼睛里出现了心灵被触动的信息。
我接着说:“刚才你在最前面,后面的老师也不知道路,你可能感觉很紧张,又看不到大李,觉得大李不等你们,不管你们了,你特生气。”我边描述边观察他,他的眼睛告诉我我猜得是对的。在我们沟通时,后面的两个孩子和一个老师也跟上来了,女孩听懂了我们在说什么,于是她说:“我觉得你也应该等等我们啊。”我说:“说的对,大家应该一起走,下次我们可以跟大家沟通。”
他不再有不高兴了,我们可以继续赶路,但我们得有个交代,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于是我对他说:“我愿意继续当向导,你们愿意跟我继续上山吗?”他不好意思的笑着,说:“行”。于是我们的小队继续上山一直到目的。
下山时,他门三个还是落在后面,前面的老师和孩子都知道路了,不用我跟着,但有时我还在前后照应一下。有一次当我从前面退回来,正超他们走去时,他大声的喊着:“大李,你不用回来了,后面的两个孩子一个大人有我呢。”我冲过去握着他的手严重的说:“多亏你照顾他们,他们觉得很安全,我也觉得很放心,那我就把他们交给你了,谢谢你啊。”我没用了,但还得假装很忙,假装顾不上他们。本来他是走不动了才落在最后,这时,却跑前跑后,不断地跑到前面给我汇报:“他们刚才碰到一辆车,我让他们拐过去了。”“刚才有两个人撒尿了。”每次报告完还得跑回去再照顾后面的人,这样来回多跑出很多路。我发现,他早已浑身是劲,为了让他发现自己的力量,我等在山口,等他一冒出来,我就用相机对着他说:“你是我的恩人,帮我照顾了一老两小,我要给你照张相留念。”我想把感激传导给他,让他知道我这样是在感激他。我刚说完,他一下蹲在地上,说:“大李你快照,我别挡着他们了。”
他让我照他的“战利品”而不知道自己应该和“战利品”在一起哈,“战利品”这时傻傻的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就是儿童。
如果想更多的了解这次学前班的野外生存情况,请点击下面这个帖子——
相关链接——
秋天的童话——2009年10月学前班野外生存
http://bbs.liyueer.com/viewthread.php?tid=64223&extra=page=1
2007年野外生存:
http://bbs.liyueer.com/viewthread.php?tid=16218&extra=&highlight=&page=1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