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李是导游(之一)

(2010-12-31 19:10:29)
标签:

芭学园

学前班

野外生存

分类: 李跃儿芭学园

 温馨提示 

     致所有芭学园家长:如果您的孩子还没有经历过野外生存的活动,那么请不要将野外生存的活动内容以及照片与孩子分享,这将会剥夺了孩子将来经历野外生存时的第一次体验时的直接感受机会

 

  

    今年的学前班在十月份野外生存,我总觉得这一届孩子似乎比往届更斯文一些,很担心给的内容会不会被拒绝。老师们已经很成熟了,不用我跑前跑后来安排他们的生活,学前班一到农家院,我就直接进屋了,看看老师们能不能把孩子们照顾得没有问题。

 

    我还是不太能沉住气,过一会就出去看一下。孩子们兴奋的满院子跑,有个女孩子带了相机,不时有女生男生到她面前,歪着腰,举两个手指头,摆着全国美女照相时的样子让摄影师拍照。不知她们在哪里学会的,我最不喜欢的是,旅游时带着相机,走到哪里都猛拍照片。自己拍也就罢了,还要要求被拍的人到各种他认为的好景前去给他照,弄的旅游变成了拍照、找旅馆和吃饭。在美景里就像在音乐厅,花了钱,那是要静心去听的,被人打扰了那是很不舒服的。

 

    不过看到孩子带着相机到处拍照,我还是觉得蛮好玩的,尤其看到他们一本正经的小样子。

 

    下午的课程是挑战自己,吃完了饭,稍事休息,就要出发了。我做战前动员,在芭学园,没有老师站在孩子面前大声讲话的,在工作时老师在教室的说话声不超过孩子的声音。老师们对孩子提出要求时都是用行为,或单独去解决那些没发现群体活动的孩子,去帮助他们进入群体活动。老师们不用号召式的语言要求,这样孩子会自己发现群体行为,自己跟从群体。

 

    到了学前班就不一样了,每天有老师在他们面前说一些什么,对他们会用语言提出要求。今天,他们排成一队,我像部队首长一样站在他们对面对他们讲话。

 

    我说:“咱们马上要去挑战自己。”有孩子问:“大李,什么是挑战自己?”我说:“就是要做比平时能做的更难一些的事情,而且要做成。”他们问:“那是什么事呢?”我说:“挑战自我就是做比我们平常吃饭、玩耍更难一些的事情。可能会累,可能会有困难,会遇到麻烦,但是我们都要去克服它,一直达到我们要到的那个地方。我们要走很长的路,还要爬上一座山,山上的路几乎被草都盖住了,有时树枝还挡住了我们的路。我们要爬到山中间的一个大石头那里,那是我们的目的地,这是很困难的一次挑战。”

 

    我是想说的难一点,让孩子们有个心理准备,也想使他们想象一下,一回到现实中他们就会产生审视和比较及评价。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孩子需要有心理成长的机会。

 

    我说:“愿意战胜这个挑战的人请举手。”当然孩子们手肯定会高高的举起。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永远是这样,他们总是会善意得配合你的。

 

    接着我就讲了要求:我们将通过村子,在通过村子时,我们要排成一队,在所有人里只有大李老师认识路,所以大李老师今天担任向导,走在最前面,向导就是带路的人。到了树林里,草非常高,如果你一个人钻进去,大家都没看到你,结果你也看不到大家,等你出来找不到大家了,那你就被丢了。

 

    怎么才能不被丢了呢?孩子们抢着发言,我举起一只手等大家都安静了,说:“大家一起说谁都听不到谁说什么。”有孩子马上提议:“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我说:“好,谁要发言,就举起手,我们大家轮流发言。”这时大家都闭上了嘴,高高的举起了手,孩子们从前面轮流发言。第一个孩子说:“不要进草里去,草里还有蛇。”我点头说:“嗯,可能。”第二个孩子说:“我们可以排着队,一个跟一个就不会丢了。”我说:“我们可以试试,但在一片像伊甸园一样美丽的果园里,我不想排着队。”第三个孩子说:“我们跟着大李。”这正是我想要的,于是我说:“我同意,大家可以自由前进,但一定要能看到大李,大家都同意吗?”孩子们不假思索地说:“同意!”于是我在前面,孩子跟在后面开始了我们的挑战旅行。

 

 

大李是导游(之一)

大李是导游(之一)

 

大李是导游(之一)

大李是导游(之一)

大李是导游(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