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美术课暂时由我来上,第一单元是发现绘画是一种语言,前几节课都是用线,这堂课是用水粉。这届学前班,以前还没接触过水粉材料。我的课在午睡起来后,还要吃完加点,那时都快三点钟了,时间好紧啊。我将所有的工具准备好,开始给孩子们介绍颜色在调色盒里的排列、名称、笔的用法等等。那当然不能教,就像演魔术一样。前奏完成后,孩子们兴趣已经很浓了,看来我的一传是到位的。接下来进入正题,事先在黑板上贴了两张半开纸,打算演示用水粉说自己想说的话。
我右手拿着画笔敲着左手掌,说:“颜色挤好了,水也打好了,吸水的毛巾也准备好了(再一次让孩子回顾一下要准备的用具,下次他们要自己准备),我画什么呢?”
以前的湿水彩大多无法构思,都是即兴的。最后画的结果不在孩子的控制之中,而这次我要把构思这一步输入给孩子。孩子们也在替我想,教室里一下安静下来。我突然有了主意,说:“有一首歌唱到,蓝蓝天上,飘着那白云,在白云下面有雪白的羊群……我嗓子不好听,但看孩子们的神情我认为我应该唱得很好了,把孩子已经带到一种感觉中。芭学园的孩子对文化和美有特殊的敏感,只要有美的东西他们就有感觉,而且情不自禁的沉入其中。
我说:“啊,我要画白云。”
然后我将调色盒竖起来,让孩子看到我怎样用画笔在调色盒里轻轻小心地挑出白色,然后在调色盒盖上将它调稀。调好后我认真地在贴在黑板的白纸上画上飘动的白云。孩子们不知这是陷阱,他们还在认真的等待下文呢。我离开一点距离审视着我的白云,说:“我的白云呢?”我在着急的找我的白云,样子大概挺好笑,孩子们欢笑起来。
我有了困难,这群热情智慧的人坐在底下当然不会不管,大家急切地为帮助我而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室里吵成一片。我站在讲台上迷茫的看着大家,很发愁,因为大家一起说,我谁的意见也听不到。这时有人提议:“哎,我们一个一个说,要不然谁也听不到。”我高高举起手臂说:“同意,这样我们就能听到每一个人的发言了。”孩子们已经亟不可待了,手都举得老高。我说:“我们从第一排第一个轮流吧。”大家马上把手放下来耐心等待轮到自己,在很多人争抢有限的时间资源时,轮流是给孩子安全感的好办法。
第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大李,你仔细看湿湿亮亮的地方就是你的白云。”哈,我就知道这是个岔道,我要排除出它。干湿对比也有表现力,但我今天要让孩子们注意的是色彩对比。我说:“我要的是很清楚的,白白的,飘着的白云,现在你们眯起眼睛看,我画了但看不清。”孩子们都眯着眼睛看我的画,脸上显然是同意我的神情。我指出了第二个孩子,她说:“大李,纸是白的你可以用其它颜色画白云。”我说用绿色画?孩子们都笑了,以前他们的经验都是在纸上画出什么,没有过在自己做的色底上画出所要内容的经验,有人忍不住说,用蓝色……我唱到:“蓝蓝的天上飘着那白云……不是蓝云哪。”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