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跃儿:和Edith老师在一起的日子(二)

(2008-12-18 10:35:43)
标签:

育儿

教育

木段

嘟嘟

李跃儿

娃娃区

edith

瑞典老师

巴学园

分类: 李跃儿芭学园

二、那两个孩子玩得最好



      我觉得今天孩子们就不会再注意Edith了。

      早饭后孩子们很快进入工作:大型积木区的工作一天天在发展,孩子们的作品雄伟壮大到令人敬畏。小苏老师带着两个孩子在文化区用植物在画画;毛毛老师在厨艺区领着溪溪她们在做厨艺;孩子们都很安静。

       娃娃区是嘟嘟和思桐,李丽娟老师跟他们在一起。我看到他们的脚底下踩着被子,小熊被倒提着,嘻笑着、胡闹着,我立刻过去将小床和娃娃筐搬开,在腾出的场地上铺上绿色绒毯,那里立刻象一个家。我说:有一天一个小熊它找不到妈妈......,思桐立刻疼爱地噘起小嘴巴将小熊的头换上来,紧紧地抱在怀中。我趁机赶紧营造家的氛围,拿几个木段放在一边,拿一个小鸡的窝放在木段前面,拿了Edith老师昨天织的母鸡放在窝里,思桐马上说,有一天,鸡妈妈带着小鸡去找食......,我边在另一边摆上木段边赶紧撤出来,暗示老师坐在一边坐自己的事。娃娃区不断传来两个孩子的嘻笑声......

      我回到Edith老师的身边,不一会儿我们听到“喔喔”的声音,是思桐和嘟嘟站在小竹椅上,将一根手指放在噘起的小嘴巴上向我们嘘嘘,我们回头看他们时,他们小声地说:他们的孩子睡着了。我点头,说好的,我们会小声说话。

       Edith平淡地笑着看了他们一会儿,就继续干自己的事。

       或或的火车已经搭了有一米长,结构复杂得令人惊讶;TT的什么建筑也很庞大,而且那种组合象是一个世界极的建筑大师的作品;今天荣荣也站在他们不远处工作大型积木,不知他做的是什么,象外星人的飞行器,我去给他拍照,他还说他没搭完呢…..

       思桐和嘟嘟大声地笑着从娃娃区跑到教室中间,然后又跑回去,两人大声嘻笑着,这样来回跑着,此时,其他孩子都在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或或和TT一起在小声交谈,荣荣小声地发出嘟嘟声,正将一个什么车从隧道中开出来穿过大门。

        我问Edith,象思桐和嘟嘟这种情况,要不要干涉,因为他们大声的嘻笑,还在奔跑,而我们一般在工作时间里会阻止孩子这样做的,在室内不能够大声嘻笑和奔跑,一是会影响到别人工作,二是也担心不安全,因为教室里到处都是工作材料,还有柜子、桌子什么的。


       Edith却说:“我认为这两个孩子是玩得最好的。你看他们一直在交流,而其他孩子都在自己做事,没有交流,这些自己做事的孩子说话都是在给自己说。“

       的确,我看了一眼,一房间工作的孩子,只有思桐和嘟嘟的脸象盛开的花朵,充满情感,充满笑意,他们俩融在同一件事中,情感交融着,快乐交溶着,心灵里充满感觉和温情。

       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虽然在讲情感对人的重要性,但我们以为情感主要是感动、关爱、关怀。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在关爱娃娃时,我们就非常满意并为她自豪;而这种平常的人和人之间的,不为什么的情感的沟通却没有被我注意。


       孩子在感受并发现了情感的氛围,他们沉浸在两人共同情感的感受中,并为此而兴奋,这跟或或和TT用智慧和执行力创造出杰出的积木作品是一样的。大自然给人的东西是完备的,这意味着一个婴儿身体里面储存着智力、情感、感受、爱、恨、善、恶、勤奋、懒惰、勇敢、软弱、意志力、想象、创造性……这样人类的品质才叫全面。在以后的发展中,有了适合那一类条件时,那一项功能就会获得发展。


       儿童为什么那么拼命地需要玩,那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没有受到威胁。如果缺少食物,儿童就会拼命地需要食物,如果缺少温暖,儿童就会只着着暖和让自己获得温暖,如果这两样都有,又有了可靠的爱,儿童就不再认知到生存的危机,这样他们就只没完没了地做一件事,就是让精神获得愉悦。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儿童所需要的精神的愉悦,正是能使他们以为一个人所要做的事。

       不同的成人,对成为一个人的认识就不同。有的认为学很多知识对成为一个人最重要;有的认为发展起适应的智慧对成为一个人最重要,有的人认为道德高尚最重要,有的人认为快乐最重要,有的人认为幸福最重要,有的人认为能与人合作,能很好地与人群在一起重要;有的人认为有情感,并能与人互通情感最重要;有的人认为损害别人让自己获利最重要(我真见过家长这样做)。

       如果我们觉得凡是人用得着的本质对人都很重要,我们要想法让我们的孩子获得所有这些本质,我们会被累死,会不会?

       Edith说了,人在不同的时期成长不同的本质,小孩子首先成长的是身体、情感和感受。
 

       想想也是,在大脑还没有积累起可供思考的材料,还没有积累起生活和工作的经验时,儿童不用他们的感觉能用什么呢?

       一个孩子最先有的是仰仗养育者的照顾才能存活的经验,养育者只有带着巨大的爱才能照顾好他们的孩子,这样,爱是儿童最先接触到的,所以在所有的本质中,最先被唤醒的不是爱又是什么呢?获得了爱的儿童一定是从父母亲那里获得了爱的成长条件,成长起了自己的爱,再把这个爱从母亲和父亲、祖父祖母和其它家人那里泛化到朋友那里,所以爱的感觉发现才先于智力和智慧,而爱的外化形式就是沟通和交流,表达出来无论是肢体的还是表情的、目光的、语言的、行为的、团体的都是练习爱的手段。

       这样想,我就理解了Edith老师说的,思桐和嘟嘟是玩得最好的两个孩子。

       我看到或或他们在完成了他们的工作后,用所完成的工作做为依托也开始了同样的沟通,他们用一个小黑轮子在他们作品上合作滚动,一个滚过来,另一个再滚过去,后来他们一起把自己的作品搞得稀里哗啦,成了一堆废墟。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享受着情感的交流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