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克西南部,与德国、奥地利接壤的舒马瓦山脉,分布着广袤的布兰斯基森林,成片的湖泊池塘,以及蜿蜒清澈的河流。那些遍布各地的历史古迹,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使这里成为捷克吸引游客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中世纪小镇克鲁姆洛夫。
克鲁姆洛夫(Cesky
Krumlov),又被称为CK小镇,南波西米亚的迷人小镇,也是捷克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古城之一。
在欧洲,克鲁姆洛夫可谓大名鼎鼎,名声如雷贯耳,因为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小镇,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授予它“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的头衔。
汽车行驶在山间公路上,两边掠过成片的茂密森林。
偶尔与森林中的河流擦身而过,透过树林望去,河水清浅,水流平缓,河床宽阔。
河水在林间蜿蜒流淌,水中,一只只小划艇顺流而下,小艇上坐着度假的大人和孩子。


拉丁文“克鲁姆洛夫”,意思是“高低不平的草地”,恰当描绘了小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小镇依山傍水,城堡建在城外山上,在小镇外围形成环抱之势。周围森林环绕,草木丰盛,水源充沛。
远远即可看到山上的古堡。


石桥拱门层叠高耸,将两山之间的建筑连接在一起,形成天然屏障,气势非凡。

穿过拱门,才算进入小镇。


流经小镇的伏尔塔瓦河,在此形成U形大转弯,将小镇揽在怀抱之中。
水中游客,玩儿得不亦乐乎。



据历史记载,克鲁姆洛夫这块土地,早在公元前6000年就有人类在此居住。13世纪,南波希米亚的豪族维特克家族,在此建造城堡和老城,并留有文字记载。1374年,这里只有96幢房子。到了14世纪,维特克家族消亡,罗热姆韦尔克家族成了当地的统治者。16世纪时,小镇一度繁荣至极。18世纪,施瓦岑贝格家族开始控制该地区。这些家族先后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镇上的斯沃诺斯基广场,地面一边高一边低,倾斜成一定的角度。左侧挂着旗帜的是市政大厅。

广场旁边的上海饭店,是我们午餐的地方。
一路走来,真是觉得中国人遍天下。在这里就餐,隔壁餐桌,居然飘来纯正的唐山话。

天然石块铺就的街道,蜿蜒伸展,漫步在中世纪小镇,一时间恍若时光倒流。

井盖也颇有艺术性。忍不住留个影。不过好像拍反了。

天空晴朗,万里无云,阳光下,蓝天衬着整洁的红瓦,仿佛童话世界。





小街对面,有门洞,进去是一个小型庭院。

原来是个小小的集市,售卖各种纪念品。




小镇的每一条街道上,也有各种店铺,展示的商品,充满浓浓的艺术味道。


别看街道狭窄,功能一点儿不少。小型洒水车开过来,清凉降温。

到处都能见到街头艺人,看起来,比“有钱的捧个钱场”更文明,更有亲和力,也更容易让人接受。起码看看帅哥还能养眼呢。


匠心体现在每一个细节。

即使一把枯枝,也能整成文艺范儿。

一路行程下来,感觉欧洲人民整体审美水平极高,人人都有不一般的艺术潜质。


经常见到一扇门,一扇窗,或者一盆花,一幅画,都美到让人心颤,忍不住多看两眼,多拍几张照片。



从这里进入古堡。
古堡塔,是镇上最高的建筑,也是克鲁姆洛夫最明显的标志,它是仅次于布拉格古堡的捷克第二大古堡。


塔的下方,是宽敞的庭院。



墙面上的石块,都是手绘出来的。

看看细节,有很强的立体感。

经过郝导指点,这才注意到,墙上的窗子也是画出来的,

还有左侧阳台那扇门。为什么不建造真实的门窗呢?不会是当时遗忘了吧
真是不可思议。

站在古堡上,居高临下,

是欣赏小镇风光的最佳位置。

建筑依山就势,


城外是连绵无尽的森林。

城堡沿着山脊而建,呈弧形,将小镇揽在怀中。

看小镇方向,刚刚还是万里无云,转眼间,天空惊现一条小白龙。

山的那边,那一朵神奇的白云,实在太像了有木有!

龙飞在天,在最美的小镇遇见,是难得之缘。

有人说,不可错过CK小镇的黄昏与清晨。
其实,欧阳修《醉翁亭记》里就说过:“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每个地方,各自的美丽,因时不同,真是不可能全部感受过来。
如果无法尽赏它的晨昏之美、四时之美、昼夜之美,那就怀着感恩之心,欣赏这样的“遗憾之美”吧。得之欣然,失之坦然。
不妨坐看云起,静赏花开。也许失之东隅,还会收之桑榆呢?
不信,看看天空中的小白龙。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