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大明湖
五一小长假,出门费思量。近处吸引力不大,远处又嫌时间紧迫,来去匆匆。
虽然只有三天假期,终于还是下了决心,假期去一趟山东。
节前最后一天,学校又开运动会。这是孩子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运动会了。一大早,五点多就出了门。先是下雨,冷风嗖嗖,然后太阳高照,打伞遮阳。
俺家孩子实在,给她自己、她爹妈都报了项目,她自己还申请当了学生志愿者。孩子么,无所谓,好玩儿加新奇,一点不觉得累。可是俺们这把老骨头,运动场上一折腾,就觉着给累残了。
第二天,又起了个大早,LG开车,走高速,直奔济南。
平时很少开车走这么远的路,GPS又不太熟悉,路过沧州,还想去看看那个有名的铁狮子……结果,不是绕了路,就是走过了。一路状况不断。等到了济南,已经是下午四点来钟了。
黄河大桥上停下来,好好看看我们的母亲河。
出北京时满天黄尘,走了500多公里了,天空依旧这个样子。据说沙尘已经刮到了上海、杭州。这场沙尘影响有多大啊。
看看黄河里的黄太阳:

济南的刺猬头叔叔和芭蕾舞阿姨早已等候多时。
叔叔的头发用发胶精心打理过,根根向上竖立,又酷又帅。俺家孩儿叫他刺猬头叔叔。阿姨是芭蕾舞教师,自然就是芭蕾舞阿姨啦。
已经是黄昏了,我们快速在大明湖绕了一圈。太阳渐渐西沉,可是依然能看到大明湖迷人的景致。

黄昏里的约会:

一树红叶出墙来:

见过么?米花糖葫芦。

反正在北京木有见过。

济南是著名的泉城,早年间,可能随地掘个坑,就能冒出汩汩的清泉。
如今,城市日益现代化,到处是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马路,我们只能去老城的护城河寻觅源泉。
护城河清澈见底,水草历历在目。不时有一眼眼的泉流涌上来,或是一串串儿的水泡,荡悠悠升上水面。
小学课本里不是有一篇课文,叫《珍珠泉》吗?学了课文,再来看看这泉水,一定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黑虎泉旁,有专门的取水口,三股泉水,像三个巨大的水龙头,源源不断流出泉水。济南人会开着摩托、拉着行李车过来,拿着大的塑料水桶,一桶一桶把泉水带回家。
泉边山坡上的饭店,干脆直接用水壶打水,做菜沏茶都是就地取水,那茶,能不好喝吗?那菜,能不好吃吗?
晚上就在泉边的饭店吃饭,鲁菜的代表作:九转大肠、爆炒腰花,还有炒鱼片、姜汁藕、桂花山药、京糕雪梨……让人每每想起来,都恨不得马上扑过去再吃一顿。可惜可惜,怎么就忘了拍照呢?光顾了吃了,可见美食的力量。
顺着泉流游走,一路看到泉边人家洗衣、烧饭,隔着泉水聊家常……恍若到了江南水乡。
走到夜市,直奔这招牌:济南名吃——油璇儿(敲不出那个字,只好用别字代替)。璇读四声,加儿音。

面剂子擀成长条椭圆形,加油、盐、葱花,团成一堆,上饼铛,用手压成小饼。烙的两面焦黄了,进炉膛烤,可能是为了让小饼鼓起,变得更有层次。

然后再拿出来烙。还要两面刷上油。

出锅了,外焦里嫩,咸香适口。


仔细看看,果然分成一层一层的。


这个叫什么来着?瞧瞧这记性。孩儿说:“这不是青稞饼么。”

还有更诱人的,留待下回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