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一段“石器之路”值得走走

(2010-06-28 06:28:47)
标签:

文化

 

        这一段石器之路值得走走

 

从旅游的角度看,这段“石器之路”的起点似乎不应该从周口店出发。但从文化的角度看,作为主题旅游,从周口店出发是最好的选择。

单单是周口店一个镇子,就有三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周口店遗址还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

除了周口店遗址之外,另两处是:金皇陵遗址,十字寺遗址。

 

金皇陵我这次就不说了。

“十字寺”这个名称很陌生吧,可是,我告诉你,《达芬奇密码》最后的解读是在这里,你一定会兴趣盎然。

 

这是我的一个重大发现,充满传奇和异国风情,以后有时间,我会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们的。

 

即便是从周口店出发,重走“石器之路”,我们要进入的就是永定河谷。

我们黄色皮肤的人种怎样形成的?可以明确的说,就是在这条古人类来来往往的通道中,通过基因的碰撞,杂交,人种的融合,造成了早期的黄色人种,又称为“蒙古利亚”人种。比较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东北亚人种”。

 

中国最早的古人类可以追溯到200万年前,有三处代表性遗址,河北的泥河湾是其中之一。另外两处是三峡的“巫山人”和安徽“人字洞人”。

1996年中国、法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利用热电离质谱(TIMS )铀系测年法对周口店遗址堆积的第一、第二两层进行测年,经过将近8年的努力,得出的结果是,北京猿人的年龄大约在80万年,而第十三层的石器文化就达到了100万年。

就在前一年,由我主持,请国家地震局的专家,利用地质力学方法,通过对猿人洞各层压力的鉴定和计算,也得出周口店13层达到了100万年的数据。13层发现了石器,以下就是底层砾石了,没有文化遗迹了。

到了这个世纪的2004年,中、美两国科学家合作,利用 “铝铍同位素比值(26Al/10Be)埋藏测年法,反复检测,确认了11层的北京人年龄是在77——85万年之间。第13文化层接近或者超过了100万年。这篇由中、美两国三位科学家署名的论文发表在世界著名的也是最权威的《自然》杂志上,时间是20093月份。

   这次的实测和1995——1996年的地质力学计算,和2004年的实测基础之上的推算基本是一致的,所以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

这个结果支持了裴文忠、贾兰坡等科学家认为北京猿人是从泥河湾迁徙过来的论证。当时,泥河湾小长梁的石器达到了100多万年,和原来50万年的“北京人”时间上差距太大,所以很多专家对北京猿人来自泥河湾存疑。而如今的这个成果,完全可以将泥河湾和周口店联系起来了。而泥河湾和周口店直立人之间的融合交往就是通过永定河谷的通道。舍此没有其它。

后来,还是由这条通道,在大约15——20万年前,周口店直立人又走回了泥河湾一带,变成了许家窑人,许家窑人和门头沟发现的“前桑峪人”的体质特征相差无几,就是说,在永定河畔完成了直立人向智人的转化。

对此,贾兰坡先生有很多论述,不赘。

正是永定河的河谷造就了东亚地区古人类的基因碰撞、人种的变异,促进了人科文化的诞生和发展。

同样是这条河谷,在地质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冰川时代——第四纪冰川(又称“玉木冰川”)时代,成为“石器之路”的始发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在北京王府井发现了“王府井人”,其时代大约在2.4万年左右,这和2003年在周口店发现的田园洞人的年代是一致的。令人感兴趣的是,田园洞人是穿鞋的人,是善于走路的人。

 

由于当时处于冰期高峰,植物稀少,古人类为了攫取更多的食物,要追踪着猎物奔跑,究竟是永定河谷的王府井人走到了周口店的田园洞还是田园洞人来到了永定河,我们已经无法猜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永定河和大石河之间的土地上,古人类是奔跑流动的。

 

有一种理论值的重视,就是认为在周口店的山顶洞人,通过永定河谷到了泥河湾(主要的地点是虎头梁),开创了旧石器晚期智人时代,他们的细石器中,有一种楔形石器,有着很大的相同性,代表性的人类标本是山顶洞人。因为山顶洞出土了代表八个个体人类的遗骨化石,而且有三个完整的头盖骨。

这在中国旧石器晚期智人遗址中是出土最多的一次人类身体化石。

顺便说一句,这些化石和珍贵的同期文物,共装了了40箱,和北京人化石一起存放在北京协和医院,也是一起丢失的。几十年来寻找北京人化石,只盯着那四颗头盖骨,在方向上就是错误的。

实际上,不寻找山顶洞人的遗骨,就无从寻找“北京人”头盖骨。从科学价值来看,我们的现在的基因研究水平,可以提取4万年化石的DNA,所以,山顶洞化石就更加显得重要了。

 

1933年,山顶洞人出土之后,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权威的人类学家魏敦瑞就比较详细地研究了那三具完整的人头骨和八个个体人类化石。他在1939年研究山顶洞人的人头骨后,将研究结果发表在《东亚发现的现代人最早的代表》一文中。他认为那个在山顶洞地层隆重埋葬的男性老人是蒙古利亚人种,也有接近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虾夷人)的特征。而中年女人类似爱斯基摩人,2号头骨的青年女人是美拉尼西亚人。

 

也就是说,除了泥河湾和周口店通过永定河谷交流碰撞,来自遥远的南方的美拉尼西亚人也在这条通道上现身了。

 

美拉尼西亚是指现在大洋州一带,位置在南太平洋中,东起新几内亚,西到斐济群岛,他们最早来自非洲。在冰期时代,他们进入南中国大陆很方便,向北迁徙是他们较为一致的行为(分子人类学家也认可这一点)。

 

田园洞和山顶洞人在不断追逐猎物的迁徙和遗传中,其中向东北方向的一支,从山顶洞下来,第一站就是到了现在的北京市王府井东方广场,遗憾的是没有留下人类化石。然后到了河北玉田的孟家泉,留下了人类遗骇,然后是虎头梁人、迁安的爪村人,进入辽宁的有建平人、小孤山人,吉林的榆树人,黑龙江顾乡屯人,一直到中国最北部扎莱诺尔人。这一路上,蒙古利亚人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这就是说,在永定河谷交流的古人类,走出这条河谷后,在向东北方向迁徙,一直走到了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的成为印第安的祖先,没有过白令海峡的成为了爱斯基摩人。而这一切的缘起则在永定河谷。

     

这些看似学术上的研究,有着巨大的文化意义和旅游价值。比如说,我至少有两个创意:其一,创作一台大型的大约在18000年左右人类形象的歌舞剧,美拉尼西亚人(特征是身材欣长、额头上有人为的凹痕,源自非洲)、虾夷人(人本北海道古代人种,身材柔弱婀娜)和东北亚人(黄色人种,体型接近女真人即后来满族人。)树叶、兽皮、石器、骨质权杖、奔跑的鸵鸟、印度象、猛犸象等等,在最后的冰期的冰天雪地中,忽逢冰川开化,太阳的角度的变化——这一切在科学的基础上,都能获得唯美的效果,使用高科技手段加强画面的直观性和冲击力度,相信会吸引各色人等的观看。

其二,我曾经一直提倡“微观美术”,就是以基因的组成形态、DNA   序列、细胞、干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现出来的图形为基础,制作成美术作品,一定是洋洋大观。如果,取得明星名人们的同意,相互配合,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基因图谱,都是美丽的,但由各自不同。欣赏价值和科研价值都是相当的高啊!

 

祈盼我参与的这次永定河的调研之后,政府能够动正格的,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对永定河进行开发,不要出现贪污浪费的问题。

 

为什么美好的期待,一想到现实就忧心忡忡呢?

http://imgcache.qq.com.qqdiy.info/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寻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