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的民族融合以谁为主

(2010-06-30 22:01:07)
标签:

文化

 

         

传说时代到燕蓟时代的民族融合

 

我说的传说时代是指没有文字的时代,或者说就是指的商朝之前的时代。

 

永定河进入新石器时代最初的人类生活,是东胡林人在万年之后向我们展示的。

 

关于冰川融化,间冰期到来导致的人类生活变化和文化的大发展,有两个数据,一个是14000年前冰川开始融化,一个是12000年前开始融化。我们采纳后一个数据,因为在最近对南极冰川冰底同位素的采集,完全是没有人类扰动的标本,证明是12000年。这个数据和考古人文发现也非常吻合,国内的万年仙人洞遗址就接近了12000年。东胡林人10000年,有了灶台、项链,和兴隆洼人的文化发展有着相近之处。证明冰期结束后,晚期智人的孑遗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而这新生活方式在永定河畔留下了珍贵的遗物,值得我们考察探索,研究写作。

 

而真正令人兴趣盎然的是黄帝、炎帝和蚩尤在永定河畔的遗迹和故事,文化价值更大,甚至对传说时代的历史要改写。

 

我们应该接受最新的考古成果和研究成果,那就是黄帝这个族群是红山文化的产物。黄帝族群的代表性图腾龙、凤、熊、罴、云都在红山文化里找到了实物。这个诞生在辽河以畜牧为主的族群成长到付息氏族时期,开始西进,和东进的以玫瑰花为代表的炎帝族群相遇,通过在永定河不远的进行的阪泉大战,最终合为一个大的族群。

 

黄帝氏族的都城就设立在永定河畔的涿鹿。在永定河中部官厅水库西南的涿鹿县矾山镇,其西部有一高土台。上修有一城,为四方形,每边长约一里许,夯土城墙仍在,南城有一豁口,这就是当年的“黄帝城”城门。城内有一眼清泉,名为“黄帝泉”。现城内已修一宫殿,是为发展旅游事业而筑。在城外,有一千年古银杏,人称“黄帝树”,相传为黄帝所植,(但实际为辽金时遗物)。黄帝城北边的山坡上,有温泉、暖泉,传为在五千年前,是黄帝部族活动的地方。现黄帝城城门处刻有黄帝石像,旁边书“黄帝城”三字。

  

    现在全国有三处黄帝陵,一处位于陕西的黄陵县,一处位于河南新郑。但是,位于京东平谷区区城东北 5公里山东庄村西北的渔子山上的黄帝陵,才和黄帝这个部族的关系最为密切。《日下旧闻考》、《天府广记·陵园》中述:“北京东北平谷区境内渔子山有大冢,俗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陵。旧有庙,今圮。黄帝在冀(北京一带),故其陵在冀境内。旧云在桥山(陵西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又曰在宁州,非也。”另外据《大清一统志》、《长安客话》、《畿辅志》、《光绪顺天府志》、《帝京景物略》、《平谷县志》等古籍中,都有黄帝陵在平谷区渔子山的记载。1992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组织中国社科院、历史博物馆、北京历史所几个单位的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渔子山的黄帝陵即是真正的黄帝陵墓(见京畿丛书《平谷》)

 

和炎黄同时期的著名部族还有蚩尤族。

这个部族是个很发达的部族,最早炼制了铜器,甚至会制作铠甲。他对炎黄两族造成了威胁,于是两族合作击败了他。他的一部分南下,成为现在南方少数民族的始祖,一部分留下来,成为华夏民族的共祖。

 

在涿鹿矾山镇的龙王堂村,有“蚩尤城”(即“蚩尤寨”)、“蚩尤泉”和“蚩尤墓”。蚩尤泉旁的古松高达25米,胸围达3.9米。其松高大挺拔,冠状如伞,人称“蚩尤松”。实为明宣德九年(1434)建龙泉寺时所植。蚩尤泉旁还有一古榆,其高达28米,胸围达8米多,亦为明代遗物,应为我国的“古榆之最”。现黄帝城的“黄帝古银杏”、“蚩尤古松”和“榆树王”都生长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这段传说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传说,往往和地下出土文物能够相互印证,是有文章可作的。

 

然而,对于永定河文化中民族融合的最重大的事情之一,就是燕蓟合一,使得北京开始进入信史时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