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传说时代到燕蓟时代的民族融合
我说的传说时代是指没有文字的时代,或者说就是指的商朝之前的时代。
永定河进入新石器时代最初的人类生活,是东胡林人在万年之后向我们展示的。
关于冰川融化,间冰期到来导致的人类生活变化和文化的大发展,有两个数据,一个是14000年前冰川开始融化,一个是12000年前开始融化。我们采纳后一个数据,因为在最近对南极冰川冰底同位素的采集,完全是没有人类扰动的标本,证明是12000年。这个数据和考古人文发现也非常吻合,国内的万年仙人洞遗址就接近了12000年。东胡林人10000年,有了灶台、项链,和兴隆洼人的文化发展有着相近之处。证明冰期结束后,晚期智人的孑遗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而这新生活方式在永定河畔留下了珍贵的遗物,值得我们考察探索,研究写作。
而真正令人兴趣盎然的是黄帝、炎帝和蚩尤在永定河畔的遗迹和故事,文化价值更大,甚至对传说时代的历史要改写。
我们应该接受最新的考古成果和研究成果,那就是黄帝这个族群是红山文化的产物。黄帝族群的代表性图腾龙、凤、熊、罴、云都在红山文化里找到了实物。这个诞生在辽河以畜牧为主的族群成长到付息氏族时期,开始西进,和东进的以玫瑰花为代表的炎帝族群相遇,通过在永定河不远的进行的阪泉大战,最终合为一个大的族群。
黄帝氏族的都城就设立在永定河畔的涿鹿。在永定河中部官厅水库西南的涿鹿县矾山镇,其西部有一高土台。上修有一城,为四方形,每边长约一里许,夯土城墙仍在,南城有一豁口,这就是当年的“黄帝城”城门。城内有一眼清泉,名为“黄帝泉”。现城内已修一宫殿,是为发展旅游事业而筑。在城外,有一千年古银杏,人称“黄帝树”,相传为黄帝所植,(但实际为辽金时遗物)。黄帝城北边的山坡上,有温泉、暖泉,传为在五千年前,是黄帝部族活动的地方。现黄帝城城门处刻有黄帝石像,旁边书“黄帝城”三字。
和炎黄同时期的著名部族还有蚩尤族。
这个部族是个很发达的部族,最早炼制了铜器,甚至会制作铠甲。他对炎黄两族造成了威胁,于是两族合作击败了他。他的一部分南下,成为现在南方少数民族的始祖,一部分留下来,成为华夏民族的共祖。
在涿鹿矾山镇的龙王堂村,有“蚩尤城”(即“蚩尤寨”)、“蚩尤泉”和“蚩尤墓”。蚩尤泉旁的古松高达25米,胸围达3.9米。其松高大挺拔,冠状如伞,人称“蚩尤松”。实为明宣德九年(1434年)建龙泉寺时所植。蚩尤泉旁还有一古榆,其高达28米,胸围达8米多,亦为明代遗物,应为我国的“古榆之最”。现黄帝城的“黄帝古银杏”、“蚩尤古松”和“榆树王”都生长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然而,对于永定河文化中民族融合的最重大的事情之一,就是燕蓟合一,使得北京开始进入信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