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疗心理学 全治良方

(2009-07-28 03:08:51)
标签:

健康

良方

临床心理学家

病人

健康生活

分类: 保健
医疗心理学 全治良方

现代人提倡科学,信赖西方医药,但据世界缳生组织一项研究发现,有三至五成求诊病人,未能找出病因或解释为何会有病痛。

除心魔配合治疗

临床心理学家指,「现时大部分病人,尤其患有严重疾病和慢性疾病患者,经常出现未能积极配合治疗,导致疗效大打折扣的情 况,而医疗心理学就像可令生理治疗更完整的整合剂般,担当辅助的角色。」如曾有位腰痛病人,每次接受物理治疗后都会拒绝继续覆诊,后来详谈下才得知,原来 他非担心痛楚,而是害怕如果治疗失败,妻子对他的冷嘲热讽,因此无勇气面对治疗。惟有解除患者的心魔,药物与物理治疗配合,方可继续发挥功效。

长期抑郁损免疫力

心理学角度上,每人都有可承受压力的界限,如平日情绪不稳,一旦遇有突发压力即很易超越界铫,降低身心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因此如平日可尽量放松身心,能有助减低患病如流感的机会。外国曾有研究让多名大学生一同吸入流感病毒,发现非人人都受感染,惟压力较严重者则最易受感染。另一外国研究亦证实,身体长期出现抑郁,会减低身体对抗细胞病变的能力,从而增加患癌风险,以及减弱治疗成效。

减后遗症影响力

临床心理学家指「以往,曾研究身体伤残程度会否影响伤者日后的心理压力,但却发现两者完全没有关系。压力反而是来自个人对受伤的观念。曾有只失去尾指的伤者,整日双手 插袋,常幻想别人视他为废人而意志消沉。反而另一名失去整条右手臂的伤者,却能专注于拥有而非失去的肢体,积极学习用左手写字,望可重过正常生活。」因此疾病的严重程度,绝非决定对病人影响深浅的最重要因素,利用医疗心理学让病人积极面对,可直接减低后遗症对他们的影响力。

应用于移植病人

医疗心理学应用在器官移植方面,会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在等候移植时,帮助病人积极面对漫长的等待,让身心能随时接受移植手术。移植后则提醒病人 接受自己,每日合作服食大量排斥药物,最后便是协助病人适应移植后的生活。因当病人日渐康复,即需要重新面对就业、经济和生活压力。曾有接受心脏移植后的 病人,感到亲人因其已康复而减少关怀,最终竟选择自杀轻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