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活几岁 遗传知多少
(2009-07-24 00:37:10)
标签:
养生细胞分裂细胞质端粒珍妮.卡尔芒日本健康生活健康 |
分类: 保健 |
可活几岁
遗传知多少
被金氏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长寿的男性人瑞、住在日本宫崎县的田锅友时,日前因慢性心脏衰竭逝世于家中。享寿113岁9个月。
人到底活多久?随着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进步,有没有可能有一天长生不老?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以2007年资料为基础,最近公布了各国最新寿命统计,日本人以83岁再度蝉联最长寿国度;而且即使换算成健康长寿,也就是扣 掉身体失能的岁月,日本还是以76岁高居首位。在战祸连年的阿富汗平均寿命只有41岁,不及日本的一半,令人唏嘘。
不过,要想到联合国等各国资料里搜寻寿命的相关统计资料,可能要吃鳖了。因为我们 一般惯称的平均寿命的正式名称是life expectancy「期望寿命」。试举一例,若将现在所有中国人口的年纪全部加总后平均,得到的值一定不是你所想要的中国人的寿命这个命题, 因为活着的人还会继续活下去;所以人口学者以各年龄层死亡率再折算出平均余命,也就是说,已经活到某个岁数的人,在那个年龄层可能死亡的机率有多少,若幸得未死,平均还有几年好活的意思。
122岁史上她最长寿
因此,在不特别注明岁数下,一般所称的平均余命,系指零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即一出生还可以活几岁,也就是我们一般寿命的说法了。
19世纪开始用科学方法统计人口寿命以来,法国的珍妮.卡尔芒(Jeanne Calment)是全球最高龄纪录保持人;她在1997年辞世时,活了122年5个月又14天,较她同年出生的丈夫多活了56年。长寿会不会遗传?看长寿 珍妮家族,可解一些疑惑。珍妮.卡尔芒的父母在20世纪初,人类平均寿命不到40岁时,就分别活了93及86岁。
活多久与母方较有关
现在科学家也发现,人体细胞的粒线体带的基因对寿命可能有关键性影响。粒线体是分布于细胞质当中,一颗细胞中间像水果籽的是细胞核,有像果皮的细胞膜,中间 的果肉就是细胞质。男性精虫像只蝌蚪,那颗大大的头就是构成细胞核的主要部分,尾巴就是精虫的细胞质。当精虫一头钻进卵子受精时,就「断尾求生」,只有头 钻进去,尾巴被遗弃在外头。
也就是说,他将男人的细胞质、粒线体全丢在受精卵外,因此,受精卵并不包含男性所传过来的细胞质、粒线 体,也就是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到出生,都没有父系的粒线体在内。那些果肉的组成都是母亲这方传过去的。因此,若是某个人粒线体出了问题,且和遗传有关,可能 与母系有关;同样地,粒线体既然被证实与长寿有关,而下一代的粒线体又全都由母亲一方传下来,那么,看看阿嬷或母亲活了多久,也许会对自己的寿命长短有些 概念。
染色体末端长活得久
人体细胞的寿命决定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telomere)长度。每次细胞分裂,端粒 就会变短,短到一个限度,细胞就死亡了。一定数目的细胞死亡,组织器官就坏死,够多的器官衰竭,人就死亡;这是目前科学家提出「寿命假说」。唯目前并没有 一个基因,包括阳明大学前些日子发表的长寿基因,被证实可以加长端粒的长度,最多只是能减缓它变短的速度而已。
人从受精后,就经历无 数次的细胞分裂,也可以说一有生命,便开始走上死亡之路,每一次的细胞分裂都是加速死亡的过程。人当然可以长生不老,只要从一开始就不要细胞分裂;只是细 胞分裂是生命过程中重要机制,身上许多损伤,细菌对身体的攻击等,都是靠细胞分裂来修补的。可以说,没有细胞分裂,人也活不下去了。这是造物者给生物体自 然循环的机制,以生生不息的繁衍代替个体永垂不朽的存在。
前一篇:炎夏烈日当空 做好防晒不脱皮
后一篇:帮孩子戒网瘾 先培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