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情经不起稀释

(2009-10-27 20:55:13)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杂文

中国的城市流浪人员似乎要比别国多,尽管我们不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却是人均富裕程度不高的地方,可没有哪里比我们这更钟情于建设高楼大厦。

 

记得上海曾有一名高中生在高考作文中以城市人的身份描写农民工子女上学生活的艰辛,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即便有应试做作的成分,没有一定的同情心是写不出来的。我曾被此文触动,那种父母亲拼了命挣钱仍交不起学费的无力感难以名状。至于一年多以后,这种感觉并未减退。

 

近日于报上读到,东莞城区的公交车上有聋哑女孩强卖宣传册,比划着“三元一本”的新闻。一般说来,只要乘客接过了册子,都不好意思不买,特别面对那些面黄肌瘦一看就很可怜的孩子,更不消说伴有残疾了。但再少的钱也不能保证人人都大方,有些外来务工者本身穷困潦倒,三元钱或许就是两餐饭,而平素搭公车的人又有多少富足呢?其实即使遇到中产阶级或富人之类,也未必有普通劳动者慷慨,因为他们也许清楚这些孩子的来历。

 

正有长期在车站工作的人员称,对一些女孩熟悉,而且她们的活动地点是流动的,很可能被人控制和利用,亦未必是聋哑人。我倒不愿意怀疑这样的说法,社会上类似的情形并不鲜见,一些社会人员招徕孩童(强行监控也未可知)进行乞讨,在老影片中就常见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小瘪三”偷窃的景象,而这利用的正是人们对弱势群体特殊的感情倾斜,另外,大多数人都不会把行骗和犯法的孩子怎么样。

 

不过,如果说同情是一条河,那也有干枯的时候。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世间再美好的东西也不能享用不尽。同情正如信用卡,每透支一次不还款信用就降低一级,久而久之,你也别想再从银行借到钱了。千万颗同情心累积起来,就是一张巨大额度的信用卡,而世风不正、人心不古、诚信缺位都是重量级的杀手。

 

而当政府不能将取之于民的税收用之于民或者民政部门不能发挥必要的行政救助职能,另一支重要的力量——社会慈善组织远未步入正轨时,城市的无家可归者只有走上行讨甚或欺骗犯罪的道路了。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稀释了大众的同情心,而这可能是当下的中国人硕果仅存的品德了,但怜人之心是无法长久的。

 

假若来自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现今还无法发挥效力甚至形成合力,那么最可怕的一种情况不是路有饿殍而是人心人性之沦丧,而这将是整个民族的灾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