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丁俊晖
(2009-10-12 13:03:48)
标签:
体育 |
分类: 我的体评 |
好久好久不见丁俊晖夺冠了,国人甚至比运动员还焦躁,恨不得他的对手杆杆失误。如果丁俊晖这样想,我以为在今天凌晨的比赛中,他被“剃光头”都是可能的。
罗伯逊这个对手可一点不逊,绰号“墨尔本机器”,远台着实精准,这让他在纠缠中总能占得先手,如果对手换成斯蒂芬·李或者彼得·艾伯顿,情况就截然不同。大多数时候,小丁总是处于被动,这也是全场的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说,4比9的比分尽管略有悬殊,倒也合乎情理。
其实从中局打丢袋口咖啡球开始,小丁也就迎来了终局,近一个钟头的小局,事后看来是天王山之战,无论从比分至关重要的变化,还是对落败方信心的严重摧残,都让该局的胜负显得意义重大。就像暗夜在大海里游了一宿,还是看不到点点星光,那种努力后的挫败感也许只有当事人能体会。
不过,小丁此后并未一蹶不振,实在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这可能是他越来越成熟的标志。不能说罗伯逊连下四局就表示丁完全没有机会,事实上,按照他的说法,只是感觉不太好罢了。经常打球的人都知道,球感这种东西是确乎存在的,在职业体育中,球感也很难控制,但聪明的运动员一定会聪明的做出调整,在篮球比赛中,跳投感觉不好,就加强突破去造犯规获得分数,而在斯诺克这种博弈性很强的项目中,通过严密的防守使对手进攻不畅甚或消磨掉对方的意志就是种智慧的做法,不过,防守做得再好,没有准确的进攻也难以在高手对决中占据主导。丁俊晖后半段错失的一些机会大概归结为感觉不好,而体育比赛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少犯错的较量,罗伯逊稍胜一筹。
一个亚军,纸面上的意义是不菲的奖金,积分的上涨,排名的上升,内在的意义在丁看来更为珍贵——收获的自信心。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第五局丁清台轰下118分后,放下杆子,走向休息过道时,眼神里除了冷漠还隐约透着一股杀气,而这种感觉真的久违了,他就像快意恩仇的剑客在一霎那用目光慑人魂魄,手中没有剑,剑在心中。
或许,冠军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