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粉丝文化泛滥,这个原本属于娱乐界的新兴群体正以燎原之势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
姚明加盟NBA让中国人在篮球的世界里有了一位自己的专属偶像,社会上随之产生了姚明粉丝团,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姚蜜”;“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麦蒂因为球风飘逸、实力出众,也吸引到了一批粉丝“麦蜜”。
当麦蒂于2004年盛夏来到休斯顿后,两方阵营的球迷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拍掌的拍掌、摇旗的摇旗、喊口号的喊口号,忙的不亦乐乎。姚蜜们心想,送走了“独狼”弗朗西斯迎来了不世出之奇才麦天王,这下火箭肯定有戏;麦蜜们心想,有了联盟顶级内线,麦蒂再也不用像在奥兰多那般一个晚上轰下62分还无法赢球。两方的算盘打得不可谓不好,可事实往往不遂人愿,初次的约会等来的竟是季后赛首轮出局的苦涩,姚麦本想骑在牛背上拿一次“斗牛大赛”的冠军,没想到骑“牛”不成反被踏。
往后的岁月一次次重新来过,季后赛两负小牛后,再遭雷霆(注意不是NBA的雷霆,而是真实的雷霆)巨击,“老狐狸”斯隆率领的爵士把火箭打回了原形。火箭一次次倒在季后赛第一轮,麦蒂也被好事者冠以“第一轮处男”的雅号,究其说处男没有什么不好,要知道在性观念十分开放(特指欧美)的今天,处男会如金子般珍贵,因此麦蒂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蒂做了金黄的稻穗,无奈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渐渐地发现自己非但没有长成“麦子”,反倒成了营养不良的“萎穗”,并长期落下了老寒腿的病根。矢志不渝的麦蜜们不愿让自己的偶像背负输球的骂名,因此他们想出了伟大且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倒姚。真是不得不佩服咱中国人窝里斗的本事,官僚斗争搞了几千年还不肯消停,这下为保大洋彼岸的麦蒂,直接将枪膛对准了自己的同胞姚明,好不“可乐”。
我更加确信坊间所谓的“姚黑”不是山寨版,而确乎是货真价实的。这么多姚黑定有中国球迷的一份功劳。要想做麦蜜,就得找一个“替死鬼”,而这个“替死鬼”姚明最合适不过。所以每当火箭输球时,麦蜜们总是不分青红皂白众口一词地将责任一车轱辘地推到姚明身上,好一招杀人不见血,打着“姚黑”的旗号,骨子里流的却是麦蜜的血液,是典型的麻小假装龙虾、嫖客假装镖客(李承鹏语)。
媒体乐于打出“有姚无麦”、“有麦无姚”时火箭队的战绩对比,在我看来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姚麦不能共生共荣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他们能双剑合璧1+1大于2,恐怕球迷中就不会出现“姚黑”一派,更不会有“麦田里的守望者”一说。
球迷永远是体育比赛外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想骂就骂、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当他们喊出“阿德尔曼下课”、“交易姚明”、“废掉莫雷”之类的气话后,我们完全不必当真,因为气话终究是气话,生气了说出来的话你也信岂不是每天都要被气饱,还用吃什么粮食?倒不如把不吃的米饭省下来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区还有很多人吃不上呢。
综上,要么做姚蜜,要么做麦蜜,千万别想当两面派,否则网络的洪水会吞没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