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让一些瞬间在重新消失于混乱之前停滞

(2013-03-09 17:49:36)
标签:

转载

单老师的卷首写得越来越好,作者和编辑彼此信任,互相要求,共同耕耘出一篇文章来,感觉真好。单老师是我最好的地理老师,已“编辑”他的卷首一年多,受益匪浅,心中感激。这个月的卷首从一个拍摄新疆的摄影师讲起,讲到摄影师对新疆的理解和选取,以及我们在选择他的片子途中对新疆、对他的理解和选取。借摄影讨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述,但是以新疆的地貌为这些讨论的背景。他从《论摄影》中摘抄下来很多话,是这些话,串联并升华了这些讨论。有时读一篇好文章,如遇良辰、佳人,会高兴很长时间。反之也是。以下摘抄自另一本讨论摄影的书,斯蒂芬·肖尔《照片的本质》:

·一幅照片可以从不同层面加以观看。首先,它是一个物体,一张相片。在相片之上,有一个影像,一个观看外部世界窗口的幻影。我们通常是在这个层面上阅读图片来发现其内容:异国的纪念品、情人的面孔、潮湿的岩石、夜晚的景色等。潜藏在该层面之下还有另一层面,其中有许多能唤醒我们心灵感官的信号。该层面能使我们的脑筋开始“转动”,思考影像的含义及其构成。

·照片的物质特征和化学特征构成了界定照片本质的疆界。这些特征在照片影像上会留下烙印。相片的物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影像的视觉效果。平坦的相纸确定了图片的平面。相片的四条边缘线确定了图片的界限。静态影像凝固了照片中所经历的时间。即使在电脑显示屏上,照片影像也是平的、静态的和有界限的。不同类型的黑白乳剂决定了相片的色相和调试范围。不同类型的相片片基决定了相片的质地。

·彩色可以扩展照片的色调,并为影像增添新的描述含义,使其更加明了。我们更容易看明白彩色照片,是因为彩色更接近于肉眼所看到的现实世界。彩色给照片增加了新含义,因为它可以显示光的颜色,以及一种文化或一个时代的各种颜色。

·黑白相片的影调层次受相片不同感光乳剂的影响。胶片乳剂的成分、胶片和相片显影剂的化学成分,以及印制相片的光源性质,均决定暗部、中灰度和高光部在相片上的分布。它们决定相片包含有多少级灰度,以及这些影调是被压缩还是被扩展。

·作为一个物体,照片在诞生后有其自身的生命。它可以存放在鞋盒里,也可以收藏在博物馆里;它可以复制为资料,也可用到广告中;它可以被买卖,可以被视为有用之物,也可以视为艺术品。在何种背景下观看相片,会影响我们解读照片的含义。

·摄影家可以采用的视觉风格,可以为观看照片的背景提供依据,并对影像的解读提供含义。

·摄影实际上是一门分析学科。画家是从空白画布开始作画,摄影师则是从混乱世界中开始选择图像。他站在房屋和街道、人群和树木,以及带有文化色彩的各种人工制品之前,通过构图来简化混乱场景,给这个场景强加了秩序。摄影师通过选择观察视点、构图边框、曝光瞬间和聚焦平面来强加这个秩序。

·在一些形式的局限下,照片影像只能描述世界的某一方面。埃文斯的这幅照片描述了一家商店、加油泵、汽车、公路、山坡、房屋和天空。它也描述往后延伸的空间。影像形式特征是由一系列物质因素和光学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界定了照片的物质层面。但在描述层面,平面、边框、时间和聚焦是四个将镜头前的世界转化成照片的因素。这四个要素界定了图片的描述内容和结构。它们构成了照片视觉语法基础,也是造成拍快照者产生画面模糊、画框卡头、构图混乱,以及尴尬瞬间等“失误”的原因。摄影师通过这些要素表达对世界的感受,将他们的感受转变成构图,并赋予它们含义。

·平面是这种转变的第一种要素。世界是三维的,照片影像则是二维的。平面式的描述空间的深度总是与图片平面有关系。图片平面是镜头取景投射的画面。影像可停留在这个图片平面上,同时也可产生纵深感的幻觉。

·照片(除了立体照片之外)是单眼看到的景象,即只有一个明确的观察视点。它们没有我们的双眼所提供的纵深感。当三维的空间通过单眼透视投射到一个平面,会建立起拍摄照片之前不存在的各种关系。画面背后的物体会与前方的物体形成并置关系。观察视点的变化会造成这种关系的变化。闭上一只眼睛,在眼前举起一根手指,之后轮流闭上左右眼睛,你就会发现观察视点上仅仅两英寸的变化,就会产生十分不同的视觉关系。所谓产生新的视觉关系,并不是说,李·弗里德兰德的这幅照片中减速标志牌与云团不在想记的前方,而是他们之间的视觉关系改变了,云团像棉花糖一样坐在标志牌上,这是摄影视觉的产物。

·有些照片不透明。观者对照片的理解停留在图片表面。有些照片是透明的,观者可透过表面对影像产生幻觉。

·除了在摄影工作室外,摄影师在现场面临着各种复杂的视觉并置关系,摄影师每移动一步,这些视觉关系就会重新调整。每走一步,原来被遮挡的物体都有可能会出现在眼前;再走一步,眼前的物体可能会与远处的物体重叠在一起;另走一步,就能有明确的纵深感;再走一步,便失去纵深感。

·第二个转变因素是边框。照片有边缘线,但世界没有。边缘线将图片中的内容与图片外的世界分开来。如果罗伯特·亚当斯将镜头朝下方移动一点,将铁轨包括在这幅树林被部分皆伐的西部景观照片中,则能通过影像的内容和含义引起令人寒心的反应。

·边框界定照片的所有内容。在作出微妙的构图决定时,摄影师特别关注的物体、人物、事件或各种形式,成为边框内强调的重点对象。边框与它们产生互动作用,并吸引观者注意这些内容。正如单眼透视能使线条和形状在影像中产生并置,边缘线会使得这些线条和形状与边框之间产生关系。边缘线所产生的这种关系既与视觉有关,又与内容有关。

·对于某些图像来说,边框的作用是被动的,它是画面结束之处。图像结构始于影像内部,并扩展到边框。在威廉·埃格尔斯顿这幅照片中,街道引向该住宅区边界上的一片松林,因此,该照片的结构暗示在其边缘线以外别有洞天。有些边框的照片是主动的。图像的结构始于边框。并朝画面的内部发展。尽管我们知道建筑、人行道和天空延伸到这个城市街景的边缘线之外。但该照片照片那个的世界被控制在边框之内。它不属于边框之外更大的世界。

·日本浮世绘利用边框的方式更让人联想到照片而不是西方绘画。有人认为,这是东方绘画卷轴传统的结果。卷轴在手中转动时,不同的裁切画面不断展现在眼前。我们或许可通过研究为何这些浮世绘能产生照片取景的效果,来理解照片如何取景。

·1964年的一天,在德克萨斯州农贸集市上,一头公牛在不断摆动着它的舌头并添舌头,驯化师急忙躲避。在这些不断变化的动作中,有一个瞬间,一个1/250秒的瞬间,通过一个观察视点,公牛的舌头与其驯化师的帽檐形成完美对称的瞬间被记录在静态胶片上。该瞬间转瞬即逝,重新消失在混乱中。

·两个因素会影响照片中的时间感:曝光时间的长短和最终影像的静止程度。正如三维世界投射到平坦的胶片上时会被转变,流动世界投射到静止的胶片上也会被改变。曝光有一小段持续时间,约翰·沙考斯基在《摄影家的眼睛》一书中称之为“一段独特的时间”。曝光时间可以是1/10000秒……凝固的时间:短促的曝光,刹那之间,产生新的瞬间。或者是2秒……缓慢挤出来的时间:相机前发生的动作,或相机本身的移动,累积在胶片上,产生了虚化的影像。……或6分钟。静止的时间:被摄物是静态的,时间是停滞的。

·聚焦是将世界转变成照片的第四个要素。相机不仅是从一个明确的观察视点单眼透视,它也通过确定单一的聚焦平面来建立描述空间的先后顺序。聚焦平面通常是与图片平面平行,会强调图片的某些部分,以突出照片的主题。

·让我们研究一下罗伯特·亚当斯这幅照片。将你的注意力从照片底部边缘,穿过停车场一直到电影屏幕,再从屏幕移动到右边的山上,并从那里移向天空。

·虽然增加景深可以减少聚焦平面产生的先后顺序的重点,但仍然有一个平面聚焦最为清晰,其前后空间的清晰度不断递减。聚焦平面会吸引人的注意力,注意聚焦会使我们全神贯注。

·存在于心理层面的图像可能与描述层面的图像(即图像所显示的内容)巧合,但不会是描述层面影像的翻版。心理层面阐述、提炼和修饰我们描述层面的感觉。照片的心理层面为我们构想图像的心理影像提供了框架。虽然心理层面与描述层面是有区别的,但心理层面受描述层面的一些构图决定的影响:观察视点的选择(究竟从何处拍摄照片)、边框(究竟饱含什么内容)、时间(究竟何时按动快门)和聚焦(究竟利用聚焦平面来强调什么内容)。聚焦是联系心理层面和表述层面之间的桥梁,其中包括镜头聚焦、眼睛聚焦、精力集中和心理聚焦。

·一幅照片可能没有太大的结构变化,却有深邃的心理空间。

·摄影师确定图像内容和构图的基本形式手段是:观察视点、边框、聚焦和时间。摄影师的关注点决定了这些手段的运用(无论这些决定是自觉的、直觉的或是自动的)。这些决定反映了摄影师要明确表达的意图,符合摄影师内心或视觉上对该图像的构图。如果你现在意识到你与这一页书之间的空间,那就说明你的注意力和感觉出现了转变。这种感觉上的变化,或者说是心理影像上的这种变化,会使得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调整他们如何构图的决定。

·心理层面产生于摄影师内心对照片的构思。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对世界的洞察、适应和理解而建造的心理模型,会对他们的创作产生影响。从一个极端的角度来说,模型是僵化不变的。受成长过程的影响,摄影师可能只选择符合模型的主题,或者机械地根据模型构图。这方面的一个基本例子是,心理过滤只允许像落日这样的美景通过。从另一个极端的角度来看,模型又是灵活善变,容易包容和适应某种新的感觉。对于大多数摄影师来说,模型是不知不觉地在发挥作用。但是,如果意识到该模型,摄影师则能掌握该模型和照片的心理层面。

·拍照时,我的感觉会进入我的心理模型。我的模型会进行调整,以适应我的感觉,这种模型的调整又会反过来改变我的感觉,并影响我拍照的决定。这是一个动态的、自我修改的过程,工程师称之为“反馈回路”。它是观察、理解、想象和意图之间的一个复杂、持续和自发的互动过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