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又到了女儿国?!

标签:
华侨城投资价值股市勇气买点股票杂谈 |
分类: 投资经典 |
1974年10月初道•琼斯指数从1000点狂跌到580点,美国几乎每只股票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这在华尔街非常少见,没有人想再继续持有股票,每个人都在抛售股票。
然而,巴菲特这种“不好色”的男人却兴奋起来了。
在市场一片悲观声中,巴菲特高声欢呼。他在接受《福布斯》的记者访问时说:“我觉得我就像一个非常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时候到了。”
就在1973年美国股市大幅下挫的时候,巴菲特悄悄地盯上了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在股票下跌的过程中大量地不断买进,特别是华盛顿邮报,巴菲特在其买进的一年多后市场价才达到他的持仓成本,也就是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都是浮亏的。
但是,后来的事实却证明,华盛顿邮报是巴菲特获得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只股票,上涨了127倍。
他说,“1973年中期,我们以不到每股企业价值25%的价格,买下我们在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Company, WPC)的所有股份。计算价格/价值比率不需要特殊的洞察力,大多数证券分析师、媒体经纪人和媒体主管人员本该像我们一样估计WPC企业的内在价值是4亿至5亿美元,而且每天人人都能在报上看到它1亿美元的股票市场估价。我们的优势在多多少少源自于我们的态度:我们已经从本·格雷厄姆那里学到,成功投资的关键就是在一家好企业的市场价格比固有的企业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入其股份。”
-----------------------------------------------------------------------------------------------
08年全球经济危机,是1973年以来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一次经济危机。在美国金融危机的辐射下,国内投资机构都在贬低招商银行(600036.SH)、中国平安(601318.SH)这样的好公司。特别是中国平安在“富通事件”发生后几乎是“人人喊打”,股价甚至跌穿20元。几千亿资产的中国平安会因为这笔200亿元的投资失误而破产吗?不会,那么在这种“小概率”的负面事件冲击下的好公司就是我们最好的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