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

(2008-12-14 22:05:19)
标签:

内陆

黄色

黄土地

儒家

蚩尤

太平洋

文化

    华夏文明几千年来都是黄色的大陆文明,毋庸置疑,以儒家为正统的黄色文明,创造了灿若星辰的华夏

奇迹,只是我中华版图上有万里海疆,为什么要放弃拥抱大海,而选择投身于黄土地的怀抱呢?难道是土地

让我们更有充实感吗?脚踏实地和漂泊动荡从内心感觉确实我们应当选择黄色文明,但一个不敢面对自己的

失败,不敢承认自己不足的民族,是一个自卑而怯懦的民族,极度的自尊就是极度的懦弱,而这一切,汉民

族,却是最明显的体现。

    大海本来就是人类的故乡,那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在地球沧桑巨变中,大海曾经庇佑和延续了人类祖先

的使命,可后来,当人类重新回到大陆的时候反而不适应了,为了战胜陌生的环境与内心的恐惧,人类被迫

极力发展后天的适应性,从而创造了文明,同时也完成了人本身的进化过程。

    人类文明前,人类的先祖就敢于跨过万顷波涛,渡海去远方,寻找或开辟新的家园,可是当人们定居下

来,开始播种、开始繁衍、开始汇聚、开始形成阶级,有了国家和军队时,人们却怯懦了,无数恐惧的说法

被制造了出来,然后传播、扩散,紧紧地束缚住了后来者向大海挑战的勇气,而这一切最成功的源头,无疑

是儒学。

    早在神话时代,来自黄河中游黄土区的内陆文明,已经在不断征服下游和沿海地区,可以这样说黄帝和

蚩尤的一战,就是内陆和沿海一战,定居和迁徒之战,守成和进取之战,谨慎和冒险之战,直至今日,仿佛

还能从黄帝大战炎帝和蚩尤的故事里,听到历史深处的朦胧撞击声。

    后来,自称上承天意,下顺民心的周武王朝对殷商的征伐,证明了这股来自内陆腹地的力量,是无可阻

挡的,而当纣王自焚在摘星楼的那一刻起,华夏民族走向海洋的再次尝试,就这样收场了。

    到了战国晚期,发生在秦楚之间那如同史诗般的战争,可以说是以小麦作为粮食,用战车作战,并且是

受到了游牧民族和波斯文化影响的黄色文明,最终战胜以大米作粮食,懂得利用大船和水上作战,并且是受

到东南亚和太平洋文化影响的蔚蓝色文明。这个内陆文明的历史性胜利,是无论屈原那抢地呼天的悲歌,还

是西楚霸王那种地动山摇的反抗,都无法遏制的。

    蔚蓝色的隐退埋伏下一个民族和一种文明日后衰退的命运,太平洋那千古不息的蓝色波涛一直在默默召

唤着躺在黄色内陆上的古老民族,偶尔也会引起它的激动,把它的航船一直牵引到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然

而蔚蓝色海洋的吸引力比起那黄色的土地来,毕竟要微弱多了。

    使得黄色文明具有巨大凝聚力的秘密,就是在于儒家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取得的独尊地位,儒家的

一整套思想表达了内陆文明的生活规范和理想,它在东方封建社会的盛期,显然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单一的

思想体系限制了多元的文化的发展,古代生活中丰富的海洋文明元素就如同几缕细细的清泉,流淌到内陆文

明的黄土地上,立刻会蒸发得无影无踪了。

    只有当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真正融合时,才会焕发出更瑰丽的色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神仙与人续
后一篇:刘禅与齐桓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