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是我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不能随意仰视的圣体,更虔诚的话应该早晚从口到心都
要默念祷告,以便能从不可知的渠道给我们带来幸福未来的某种心里暗示,从方位上讲神仙
已经很明确的表达了所处的角度:至少始终应该在人所处的上方,那神仙顺理成章的是可以
左右人的思想,控制人的行为,这种高高在上统领全局的感觉应该很爽,但有些搞不懂的是
很多神仙好像并不十分在意这种俯视众生的上位感,常偷偷摸摸的溜达于人间,或改头换面
流连于市井、抑或正襟危坐于庙堂,说句大不敬的话,从神仙的角度看,他们那个群体活得
已经不是一般的滋润,但为何又贪恋世俗的美丽风光呢?静下心来反复斟酌,现在看来神仙
并不是在乎人间的所谓美景,而是相中了做人比做神仙更来得自由,除了七情六欲以为,人
还可以嫉妒、谎言、虚伪、暗斗……这些好像是人这种高级动物所应具备的“品质”,哪像
神仙必须时刻需要清心寡欲、道貌岸然、修身养性般的约束自我,累啊……所以当神仙成功
“偷渡”人间,必定心中其美无比:做人比做神仙更快乐。
当然在凡人中也有把成仙得道做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目标,会拿出一生的勇气和力量,
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气概,梦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景,苦苦寻觅着通往天梯之道。
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里有一章节,描述的是陈塘关总兵李靖的三儿子哪吒刚刚出世,
金光洞太乙真人前来道贺,两人之间发生过一段有意思的对话。
李靖:师傅是神仙,定和小儿有缘,就请仙师收为徒弟吧。
太乙真人:俗话说神仙也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坚,世上哪有什么神仙啊!
太乙真人,十二金仙之一,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老牌儿正统的神仙,用这种方
式道出了神仙和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看来神仙与人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做人做仙那就
各取所需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