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善寺:优哉游哉又悠哉

标签:
万善寺云台山百家岩盘谷寺 |
分类: 短线·太行~悠游 |
万善寺:优哉游哉又悠哉
◇衙外
从慈云寺到白云寺,从百家岩到盘谷寺,当然带有某种刻意,但也确实脚踝有伤不能整的太累,而又多少想加点文化味,近一段儿的出行,总是围绕着寺院。这不,上周六,我们14人再访百家岩,然后凭感觉自己摸到万善寺。出乎意料的是,原以为这段路至少要走3个小时,谁知道仅仅一个小时就走完了,以至于腐败得令人不知所措,以至于很长时间没出行过的拐弯十分不适应:“啊?这就结束了?”
不结束还能咋地呢?喝茶聊天呗,于是大家刚在路上吃罢饭、喝完酒,便又在万善寺内支起锅来烧茶,愣是喝到傍晚才打道回府。
其实,不管是百家岩,还是万善寺,都在云台山外围,应该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云台山“吃掉”。百家岩已经说过了,在此不赘,关于万善寺,复制相关资料如下:
万善寺位于修武云台山景区内,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亦说万历年间,此文以洪武年间来写),是朱元璋敕建的皇家寺院。传说朱元璋当年率领大军反元时,在四川彭县关口曾被元军围困数日,正当他走投无路之际,有一和尚前来相助。那和尚施法布阵,只见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飞沙走石铺天盖地而至,元兵见状,速速退兵。朱元璋惊讶,此乃神人也。即向前施礼道:“请问师父是何方圣僧?”那和尚唱偈道:“吾乃九峰一贫衲,如来门中号无瑕。明祖应世我随喜,时节之缘笑天涯。”唱完大笑而去。朱元璋当了万善寺皇帝后,为报答无瑕大师相救之恩,便把大师从四川彭县九峰山金顶寺接到宫中。无瑕大师不愿住在宫中,朱元璋就采纳军师刘伯温的建议,为他选址造庙。刘伯温四处寻山找地址,寻至云台山,见其地形奇特,有龙虎(万善寺左边山为龙山,右边山为虎山,正合左青龙右白虎之意)相生,阴阳合和之气,便启奏皇上下旨,在云台山敕建寺院,命名“万善寺”,即有万善齐修之意。于是,无瑕大师便驻锡万善寺讲经说法。因无瑕为临济宗二十四代祖师,万善寺便为临济宗祖庭。
万善寺作为皇家寺院,曾兴盛一时,当时共有寺庙60多座,为中原之最。明朝官吏也多在万善寺出家。清兵入主中原后,因寺内多明朝官吏出身的和尚,万善寺遭到严重焚烧破坏,但万善寺作为临济宗的祖庭一直传至三十九祖。抗战时期,万善寺又遭焚毁。1990年,万善寺才被重建。
新建的万善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东西配殿。天王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殿中供奉弥勒佛塑像。殿门两侧写有“大腹能容三界苦乐自然圆融,开口常笑人间欲妄尽皆幻灭”的对联。在天王殿的东西两侧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传入中国后,汉化俗称“四大金刚”。南天王执剑,司风;东天王执琵琶,司调;北天王执伞,司雨;西天王执龙,司
万善寺顺。合起来即“风调雨顺”,寓意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大雄宝殿为歇山顶悬山式建筑,雕梁画栋,斗拱层层叠叠。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镀金铜坐像,在金佛两侧的北墙壁上有彩色壁画,东面是观音菩萨,西面是文殊菩萨。在大殿东、西墙壁上有大型彩画十八罗汉。
此行人物为老松、步调、小叶、丫丫、雷达、乐游、拐弯、老橘、海湛蓝、莲菜、橙子,以及我带我们的领导王泽远,此行为他的处女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