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2011-09-21 04:15:21)
标签:

马提翁

爱丽舍宫

先贤祠

法国外交部

分类: 浮光掠影

 

法国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一年之中有音乐节,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不眠之夜日,在这些节日里免费开放很多历史古迹和文化场所,让普通的法国人观赏法国绵长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多彩的艺术,先进的科技。

 

一年一度的法国文化遗产日在917日和18日开幕了,1982年文化部长雅克.朗提议举办法国音乐节,1984年他又建议举办法国文化遗产日。第一届文化遗产日得到法国民众的热烈响应有1000多万人参加,人们兴致勃勃地在遗产日里参观古迹,名人故居,博物馆,政府机构和花园。26年来文化遗产日经久不息,开放的场所越来越多,参观的人数直线增长。今年法国的文化遗产日共开放了一万六千个参观景点,比去年又增加了1000多个景点。

 

今年内心最向往的是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但听说排队的人很多,带着好奇和侥幸,选择在中午时分前往爱丽舍宫。爱丽舍宫坐落在香榭丽舍大街不远的大街上,出了地铁站,人流不约而同地朝爱丽舍宫进发,每个人都急匆匆地走的飞快,总统府门前的长龙见首不见尾,行至一半,我已经没了信心,问了一个维持秩序的警察,他说“需要等待6个小时”。 爱丽舍宫再心仪再向往,也经不起6个小时的排队折腾,巴黎可参观的景点很多,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脑中灵光一现,去法国国民议会参观。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秩序井然的排队人流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很佩服他们等待参观的勇气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法国国民议会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参观国民议会的人流

 

国民议会离爱丽舍宫很近,就在协和广场上,到了那边也是黑压压的参观人流,虽然比参观爱丽舍宫的人少了很多,但是还是需要排上二个多小时。我犹豫着,因为十年前我已经参观过国民议会,也拍过几张照片。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一墙之隔是法国外交部,排队的人并不很多,于是我信步走了进去。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法国外交部大楼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金碧辉煌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大厅一角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会客室一角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会客室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会议厅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餐厅和精致的餐具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宴请外国元首的菜单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镶金的洗手池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镶金的浴缸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古色古香的小客厅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外交部长办公室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部长办公室美轮美奂的家具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外交部音乐爱好者在演奏音乐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漂亮的花园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塞纳河和亚历山大三世桥近在咫尺 

 

外交部大楼外观古朴大气,内部非常豪华,护墙板和天花板上布满了雕塑绘画和壁画,放眼望去美轮美奂金碧辉煌,不愧为是法国的外交部,法国的颜面需要这样豪华气派的装饰。大厅和好几个房间里陈列了法国外交史上重要历史事件的简明介绍,让参观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法国对外历史的发展。游客们依次参观了会议厅,外交部长接见外国大使和使节的大厅,外交部长办公室,和平长廊和时钟沙龙,我来到了外交部的小宴会厅,餐厅上摆满了精致的法国餐具和鲜花,这是法国外交部长宴请外国达官贵人的地方,在透明的玻璃柜子里,陈列着1903年法国外交部长和意大利国王晚餐的菜单和1938年宴请英国国王的菜单。听工作人员介绍,每次宴会共有12人参加,4个侍应生为他们精心服务。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是浴室,金片镶嵌在浴缸和洗手池上,发出金灿灿的光芒,这是1938年为迎接英国乔治6世夫妇特意建造的,可见英国国王的生活多么奢华。一阵阵悦耳的音乐从走廊里传来,原来是外交部音乐爱好者在演奏音乐,驻足聆听这美妙的音乐,让参观变得更为愉悦。

 

窗外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塞纳河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景色是无比的诗意和美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是多么惬意和美好。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先贤祠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先贤祠和圣.热娜维埃尔图书馆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圣.热娜维埃尔图书馆,墙壁上镌刻着法国著名人物的名字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图书馆一角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图书馆书库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14世纪烫金的书籍插图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古老的图书馆增添了现代科技的元素


结束了外交部的参观,我乘车去先贤祠。进先贤祠不用排队,在宽敞的大厅里,人们可以细细地观赏,在底层的墓区里可以近距离地瞻仰伟人和哲人,并向他们顶礼膜拜(先贤祠以后会专文介绍)。拉丁区的文化氛围很浓,与先贤祠一步之遥的是圣.热娜维埃尔图书馆,图书馆正面的墙壁上镌刻着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名字,让人顿生敬意。走进图书馆,浓浓的书香扑面而来,100多万册各个时代的图书和16200

 

种期刊供读者阅读和外借。一楼是接待大厅和书库,二楼是阅览室,阅览室古色古香,四壁全是书籍,学者读者伴着书香,可以沉思默想可以奋笔疾书,一批批有识之士在这儿诞生在这儿成长,我左顾右盼十分喜欢这地方。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秋天的卢森堡公园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卢森堡公园鲜花怒放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法国参议院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等待参观参议院的人群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参观总理府的人不多,原来已经停止继续排队

  离开了图书馆,穿过秋意浓浓的卢森堡公园,我来到了法国的参议院,参议院门前依旧是人山人海,看来要参观还是需要耐心排队。拍了几张照片,匆匆地赶到总理府马提翁宫。马提翁宫前的队伍不长,我暗暗窃喜,哈哈,来得早不如来的巧。结果是白高兴一场,原来马提翁宫已经禁止民众继续排队,因为按照规定最后一个参观者必须在18点前进入总理府,那时已经下午5点了,如果再有人排队,就无法结束参观。看到我和其他人满脸的失望,警察亲切地对我们说“明年早一点来排队参观”,并建议我们去马提翁宫的附属建筑和花园,那里人少有可能还可以参观。大家都急急地赶过去,我看见一个公共建筑,以为是警察说的那个地方,进去后才知道,这是法国的农业部。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法国农业部大楼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会议室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宴会厅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部长办公室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秘书办公室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法国现代著名画家的作品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漂亮的花园
  

18世纪建造的法国农业部大楼,原来是法国著名银行家的府邸,1794年成了法国政府的房产,1831年农业部开始在此办公。大楼的外部和内部,都没有法国外交部那样气派和富丽堂皇,建筑内部非常简朴,没有过多的装饰,令人惊讶的是部长办公室实在太普通了,既不宽大又不豪华。部长秘书们的办公室更是简陋,一张张办公桌挤在一起,走廊都是窄窄的,很难想象眼前的办公室就是法国的农业部,让人赏心悦目的是它的花园,与外交部的花园一样的美丽和诗意。

 

一天下来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感觉还是收获不小。据统计,今年的文化遗产日共有五分之一的法国人参加,参观的人群里,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有天真活泼的儿童,可见法国人参与的热情有多么高涨。法国文化遗产日同时也是欧洲的文化遗产日。1991年许多欧洲国家效仿法国也举办了文化遗产日,今年的91718日共有50个欧洲国家和城市同时参加,整个欧洲有四万五千个建筑物向公众开放,每一个参观者都可以从中获益,找到自己喜爱的东西和场所。

 

历史和文化艺术需要民众认识和了解,需要一代代人传承和发扬光大,雅克.朗是个睿智和有远见的政治家,因为他,法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和悠久的历史才能与普通民众亲密接触,成为他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残疾人,孕妇和带孩子的家长可以从这个门进入爱丽舍宫,不用排队。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法国政府考虑的很周到,到处有移动厕所,供参观者方便。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饮水机
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化遗产日
安装了不少电视机,给排队的人观看,减轻等待时的枯燥。


 

                                                                                                       2011920 

 

注,

1,  每年九月第三个周末举办文化遗产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都有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遗产之旅”

2,  公立的博物馆免费开放,私立的博物馆免费或减价。

3,  外国大使馆也对公众开放。

4,  参观爱丽舍宫的人超过10万,萨科奇和夫人在花园与公众见面拍照,表示亲民。

5,  参观总统府和总理府也可以网上预约,如果是残疾人或者怀孕带孩子者可以照顾,从其他门进入,基本不用排队。除此之外,贫富贵贱一视同仁,排队进入。

6,  每个参观景点都有文字介绍和索引,方便民众参观。

7,  政府机关和部门平时不对外开放,只有文化遗产日可以参观。

8,组织工作很到位秩序井然,很多安排很周全方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