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使人喜欢你 请他帮一个忙

(2016-02-24 12:31:23)
标签:

杂谈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11d9977303a307bef7ee02a3ab52b260.jpg请他帮一个忙" TITLE="要使人喜欢你 请他帮一个忙" />

火柴的理想微信号:PLL417236042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a053dad27c78b3d07f7406385c9da38.jpg请他帮一个忙" TITLE="要使人喜欢你 请他帮一个忙" />

编者按

适当的时候麻烦别人,会让你和别人的关系更紧密,但也要分清哪些事情可以麻烦别人。

这篇文章选自《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马华兴著,黑天鹅图书(ID:htebook)授权发布。


我们经常会听到上一辈给我们的箴言:“没事别麻烦别人。”


很多善良的人,他们什么事情都自己处理,从来不爱请别人帮忙,他们认为麻烦别人是错误的。


但是,这类“好人”的人脉网络,却往往挺单薄。因为,当我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时,我们就缺少了建立关系的缘由。


有一次聚会,晚上10点多,我看到王老师已经无法坐地铁了,于是跟他说不如我开车送他。他说:“你有点绕远啊,不麻烦你了。”


我说:“你知道吗,好的人脉关系都是互相麻烦出来的。”


他一听这话,立马释然了,大大咧咧地坐上我的车:“OK,拉我去承德。”


于是,我们就成了相互“麻烦”的朋友。


这个观点不是源自我,而是另有高人。它被人称为“富兰克林效应”,因为美国国父富兰克林的一段轶事:


有一次,他很想与宾夕法尼亚州立法院一个议员合作,但这个议员是个难缠的铁石心肠的人物。


如果你是富兰克林,你会如何处理?看看那个议员有什么需求?找个中间人?还是“不打不相识”跟他干一架?富兰克林用了另外一招。


他知道这个议员的私人藏书中有一本绝版的稀世图书,于是就询问议员是否能把那本书借给他看两天。


议员同意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正如富兰克林所描写的:“当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对我说话了(他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做过),而且很有礼貌。后来,他还向我表明他随时愿意为我效劳。”


富兰克林把他借书所带来的成功归结为一条简单的原则:“曾经帮过你一次忙的人会比那些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再帮你一次忙。”换句话说,要使某个人喜欢你,那就请他帮你一个忙。


富兰克林效应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人们愿意帮助自己喜欢的人,当请求对方帮忙时,你在给对方一个暗示:“我就是你喜欢的人啊。”于是,对方就被催眠了。你们俩也就成了小伙伴……


不过,当看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时,有的朋友就会想:原来麻烦别人也能交人脉啊?那太好了。我要买辆车,管人借个十几万,不但能开个好车,还能交个人脉,还省好多钱,真是一石三鸟啊。


这是一个很脑残的想法。你把这个麻烦抛出去,那就真的是个麻烦了。别人不会因为这个忙而跟你成为朋友。他们的回应是:“药别停。”


因此,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忙是可以请求别人帮的。


首先,这个忙不会给对方造成真的大麻烦。


否则对方会马上建立防御:你小子到底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


其次,尽量不要涉及金钱这样的利益关系。


人脉更多是一种个人感情,一旦牵扯可以精打细算的利益,就会变成劳资、雇佣、购买的关系。


即便真的有利益关系,那也最好不要将这种帮忙看作是搭接人脉,而把它看作一个契约。


最后,一定要及时还。人际关系的核心行动是“来往”。


《围城》里讲最好的谈恋爱的方式是“借书”,因为有借就有还,这样就有了“来往”,一来二往就暧昧了。


建立人际网络的方式同样如此:你麻烦了朋友一次,算是借了一个人情,人情总要还的,当下次再还的时候,就可以暧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