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尝俺老家枣庄的三个名吃

标签:
枣庄羊肉汤宋体辣子鸡5d杂谈 |
分类: 小妇人食生活 |
俺们枣庄人请外地朋友人吃饭,通常口头称为“喝羊肉汤去!”羊肉汤是枣庄传统名吃。
枣庄羊肉汤馆中较有名气的有道北羊肉汤、清真白米氏羊肉汤、西集羊肉汤、滕州鲁寨羊肉汤、滕州五里香狄家羊肉汤、山亭桑村闫家羊肉汤、山亭于三羊肉汤、峄城仙人洞羊肉汤、薛城205、203羊肉汤等。数点这些羊肉馆是在是因为大小羊肉简直遍地都是,且吃的的羊肉汤种非常的多,又因配料、煮制方法等不同风格各异,香味醇浓,色白如牛奶,且肉质细嫩,吃后令人回味无穷。
羊肉汤主要将羊骨头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我们今天吃的是羊架。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再放入滚开水里一汆,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撒上碧绿的葱花,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
冬日一热碗羊肉汤驱寒解乏,但在大暑的天喝伏羊则是枣庄人的传统食俗。《汉书杨恽传》中有“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说明早在汉代,农家每年在盛夏和严冬季节食羊进补已相当盛行。枣庄人在盛夏喝羊肉汤,因为羊肉汤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所以无论天气多么热,那也一定要喝上几碗羊肉汤,直喝得大汗淋漓,飘飘然而去。特别是在大暑这一天,枣庄的所有的羊肉汤馆全部爆满,去晚了一定喝不上。枣庄羊肉汤首先在选羊上很讲究,要选上等的山羊。在配料上也很有一套,据说烧羊肉汤都是在夜间,老板要偷偷的放十几味中药和数种调料,至于加的什么,那绝对是秘密。在煮的火候上也要掌握的非常好,过了有些腻,欠了不适口,要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煮熟了,要分门别类放置,选最好的羊肉加上辣椒、味精、醋等佐料就可以装盘了。厨师的刀工也要最好,肉要切的非常薄,要均匀。
我的父母做羊肉汤各有一手,羊汤里都放些什么各有不同,但更多的是不放任何材料,羊汤本身的鲜味就是最佳材料味。在家吃二老做的羊肉汤时是不能评论的,熬汤的功夫耗得厉害,怎么都应该觉得好喝,在不分上下的时候,二老明争暗斗的分说谁买的羊肉好,其实呐,会买羊肉的才是关键。这两年羊肉非常的贵,比任何红肉都贵,但再贵也得吃,这是吃惯了的传统食物,就像说惯了的方言难改其口音一样,枣庄人难改口味。
早先我不知道辣子鸡是枣庄名菜,觉得辣子鸡非常的好吃是因为妈妈做的,后来走亲访友发现人家桌上同样摆着一盘辣子鸡,知道这不仅仅是妈妈的拿手菜,也是整个枣庄人的家庭拿手菜。
枣庄辣子鸡的选料非常严格,所用公鸡应是乡下散养在荒山野外的本地红冠子、红羽毛、体重在1斤左右的草鸡。这种鸡善飞跑,吃的食料多为活的小虫、草籽等,肌肉发达,含水量少,肉质非常鲜美。而每年的农历七月左右,当年孵化的雏鸡长至1斤左右,正是吃辣子鸡的好时候。
我妈早在八月十五前就把长得正好的鸡给备上,随时来客人的时候抄上一盘。炒好的辣子鸡肉块呈油润酱红色,酱香味浓,肌肉脱骨极嫩,再加上青、红鲜辣椒的搭配,既好吃又好看。辣子鸡辣香、酱香、肉香,鸡骨软脆,可带骨嚼吃,并且越嚼越香。辣子鸡既是下酒菜,又是下饭菜,男女老少都爱食用。
菜煎饼是一种大众食品,老少兼宜,俗称“中国热狗”,既可作宴席食品,也可作普通家庭便饭。传统菜煎饼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一般有菜有盐即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吃菜煎饼非常讲究口味。摊菜煎饼通常用鸡蛋、粉条、豆腐、韭菜、白菜、胡萝卜等各种常见的蔬菜,把菜加工细后放入食用油、盐、味精等其他佐料,还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适量的辣椒丝、辣椒面或胡椒粉等。搅拌的馅料摊在小铁鏊子上的面饼上,上面再盖上一层或两层薄饼,重新用文火反正煎烙,烙好的菜煎饼用小铁铲将两边掀起往中间折,然后再对折成长方形即可。制成的菜煎饼呈金黄色状,外酥内软,馅心鲜嫩油亮,松、软、热、鲜、香,集多种味道和口感于一身,吃起来香喷喷,味美无比。
妹妹吃菜煎饼爱吃的不得了,每回趟在老家基本上天天一个,吃完东街吃西街,碰上就吃,即使不饿也要打包了留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