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的狂人妄想心理探析
(2011-08-22 15:06:35)
标签:
狂人日记狂人鲁迅心理病理精神妄想受害解读逻辑臆断社会desteni |
分类: 省觉 |
《狂人日记》的狂人妄想心理探析
吴畏
摘要:本文是从纯心理学和病理学角度对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表现出的受害妄想症进行剖析,结合原文探索其产生根源、发展过程、症状表现、病理机制、解决方法等方面内容,以期使读者对妄想症能有较具体的了解。此篇分析是建立在“将狂人日记纯粹看作是一个患有受害妄想症的人写下的日记”这样一个视角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抽离掉原文本身所传达的社会意义,而仅从纯粹的心理学和病理学视角研究鲁迅的这篇文章。当然这也同时意味着本文的分析并未全面反映鲁迅这篇文章本来的涵义和宗旨,所以提请读者注意本文适用的条件。本文采取的结构形式是对原文的十三篇日记进行逐篇探析,先附原文,后附分析。其中在原文中特别用红色字体标示出的部分是与狂人妄想症状相关的内容,以引起读者注意,方便读者结合原文后面的分析进行理解。建议未读过《狂人日记》的读者先通读原文,然后再来读本文的分析。《狂人日记》原文和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19486.htm
结合原文的逐篇探析:
一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探析:内心恐惧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对月光用“好”来形容,表明狂人有对事物进行主观解读的倾向性,这是其妄想倾向的苗头。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是客观事实,“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是狂人的主观感受,“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是由客观事实结合主观感受得出的结论。不过这结论得出过程中的逻辑跳跃性实在太大,显示出狂人的非常逻辑。
“须十分小心”是狂人心中预设的结论,然后他为此预设寻找支持论据,想到了“赵家的狗”——“赵家的狗”是个客观事实,而“看我两眼”倒怕是狂人的主观解读,而狂人居然由此得出结论“我怕得有理”,由此完成了对“须十分小心”的论证。只能说这哥们的逻辑太强大了,但他自己本身都没有意识到其推理的荒谬性,反倒认为自己的论证“有理”。
反映出的狂人的几个心理特征:主观解读,预设结论,逻辑荒谬,自认有理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⑶,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叫我怕,叫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老子娘教的!
探析:内心恐惧发展成受害妄想
发展过程表现:“我知道不妙” à “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à“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à “有什么仇” à 逻辑论证
第一句话仍然通过狂人的逻辑(全没月光à知道不妙),表现狂人的内心恐惧。第二句话“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则表明狂人的心理状态已由恐惧开始逐渐向受害妄想过渡和发展,这受害妄想的触发点是狂人对赵贵翁眼色的主观解读。接着则是受害妄想得以巩固和确立的过程,通过狂人对赵贵翁、路人、一伙小孩子的言行的主观解读,得出他们与自己有仇的结论,并对此结论进行了逻辑论证——“我想:……”这一整段都是在描述狂人通过参与心智之中的念头和心智暗聊,通过各种各样的联想,为自己的受害妄想(周围的人与自己有仇因而想要加害自己)寻找支持论据,并最终通过狂人强大的逻辑论证证实并确立了其受害妄想的偏执信念。然而这些都是狂人自己的心智意识制造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但狂人自己却无法分辨,而是陷入自认为真的受害妄想、幻觉、错觉之中。
本篇中除了描述了由狂人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所触发的念头/心智解读/主观臆断之外,还在“我想……”这一段中描述了狂人通过追随心智之中不断涌现的念头参与心智暗聊而对受害妄想这个信念进行论证和确认的过程。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眼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探析:受害妄想具体化为吃人妄想
发展过程表现:“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à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à“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à “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 à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仅从受害妄想的病情发展这个语境来说,这里的研究并非完全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实事求是的研究,而是在自己的头脑之中胡思乱想,揉合客观事实与主观解读,通过种种假设、猜测、联想、逻辑跳跃而得出结论,并自以为“明白”了,但实际上并非真明白,相反却更深地陷入到自己的心智意识制造出的妄想之中去了。
从“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这个猜疑开始,联想到佃户提到的吃人事件,臆断“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而后进行种种解读和论证,臆断最终得到确认:“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本篇中表现出的狂人的妄想特征:猜疑à联想à臆断à论证à确认
四
早上,我静坐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我说“老五,对大哥说,我闷得慌,想到园里走走。”老五不答应,走了;停一会,可就来开了门。
我也不动,研究他们如何摆布我;知道他们一定不肯放松。果然!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说“是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诊一诊。”我说“可以!”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虽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壮。伸出两个拳头,看他如何下手。老头子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
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接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
但是我越有勇气,他们便越想吃我,沾光一点这勇气。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探析:医生成刽子手,大哥成同谋
医生来给狂人看病,却被狂人解读/妄想成是刽子手来摸摸肥瘦;而医生叮嘱大哥赶紧给狂人吃药,却被狂人解读/妄想成大哥是要吃自己的那些人的同谋。
预设结论,确认证实,心智解读,主观臆断,暗聊,妄想——这些特征表现得越发明显和严重。
医生的一句“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居然引出狂人如此多的联想,并受那些联想的支配表现在了行为上“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而狂人自己对此种行为的解读是“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并通过“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这种他人的反应,来确认和证实自己的解读“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而实际上医生和大哥很可能是被狂人莫名其妙的大笑(因为狂人大笑的原因是他自己头脑之中的妄想,别人不知道他为什么笑)吓住了,因其病情严重而失色,而不是因为他心中妄想的勇气和正气而失色。
同样“赶紧吃罢!”这短短的一句话居然被狂人联想、发挥、解读、妄想成哥哥成了要吃自己的人的同谋。太强大了……
这几天是退一步想:假使那老头子不是刽子手扮的,真是医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写的“本草什么”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他还能说自己不吃人么?
至于我家大哥,也毫不冤枉他。他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又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我那时年纪还小,心跳了好半天。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他也毫不奇怪,不住的点头。可见心思是同从前一样狠。既然可以“易子而食”,便什么都易得,什么人都吃得。我从前单听他讲道理,也胡涂过去;现在晓得他讲道理的时候,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
探析:认定医生和大哥吃人
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得是……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探析:妄想吃人者特征
仅从妄想症这个角度来看,“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可以说是狂人对周围吃人者所进行的揣摩和解读,这在下一篇中反映出来了。
我晓得他们的方法,直接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所以他们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试看前几天街上男女的样子,和这几天我大哥的作为,便足可悟出八九分了。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否则惊吓忧愁死了,虽则略瘦,也还可以首肯几下。
他们是只会吃死肉的!——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⑺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时常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想起来也叫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赵家的狗,看我几眼,可见他也同谋,早已接洽。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我过。
最可怜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伙吃我呢?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
探析:妄想开始向言行转化
不知是不是作者故意这样安排的,总共十三篇,前六篇,后六篇,中间的第七篇正是转折点。
前两句话正与前一篇中“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照应,是狂人所妄想出的吃人者的特征,接着则是对此预设结论进行的狂人逻辑论证。狂人还妄想出了吃人者的另一特征——只吃死肉,同样进行了狂人逻辑论证。由此吃人者们在狂人的头脑中已经有了具体特征,狂人的吃人妄想已经固化成型。在此篇以前的篇章中,狂人的妄想基本上仍停留在其头脑中进行的心理活动,是妄想的发展时期。接下来,狂人在深信不疑的妄想支配下,开始打算从大哥入手诅咒和劝转吃人的人,由此吃人妄想从头脑中固执的信念开始向言行转化。
其实这种道理,到了现在,他们也该早已懂得,……
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满面笑容,对了我点头,他的笑也不像真笑。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仍然笑着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我立刻就晓得,他也是一伙,喜欢吃人的;便自勇气百倍,偏要问他。
“对么?”
“这等事问他什么。你真会……说笑话。……今天天气很好。”
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
他不以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对?他们何以竟吃?!”
“没有的事……”
“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
他便变了脸,铁一般青。睁着眼说,“有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纪,比我大哥小得远,居然也是一伙;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还怕已经教给他儿子了;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狠狠的看我。
探析:妄想支配下之梦呓
从最后一段中的描述“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这表明本篇中狂人与年轻人所做的对话可能是在狂人的梦境中。
注意观察狂人的话,由于他已深受周围的人是吃人的人这种妄想支配,因而他在与人交谈时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他的咄咄逼问都是围绕着吃人的,而与他交谈的人则由于不知其发问原因就遭其逼问,因而无法与之正常沟通。这是妄想由头脑中的信念外显在言语上的表现。
最后一段中涉及到了:狂人在通过重复参与一个特定念头(“娘老子教的”这个念头在第二篇中已经出现过)来确认和巩固自己的信念。这是信念形成的一种方式——通过在头脑中重复演播同一个念头,使之在头脑中不断强化、巩固,直到自己对其信以为真,成为头脑中的一个信念——然而实际上这信念可能根本就没有任何事实依据,而仅仅是在自己的头脑中相信了是真实的。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探析:妄想支配下之解答
若仅从妄想症的角度来看,本篇是狂人在妄想症支配下对解决办法进行的思考。他将自己头脑中的妄想投射到他周围的人身上,例如将自己的疑心投射在周围人身上而认为周围人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他深深地认定周围的人都是吃人的人,而且为他们应该如何才能摆脱吃人状态思考解决办法。
然而,问题并不在他周围的人,问题在于他自己头脑中的妄想。处于妄想症状中的人认识不到这一点,认识不到问题在他们自己内部,而认为问题在外部,认为是他人应该改变,以适应自己的妄想。
大清早,去寻我大哥;他立在堂门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后,拦住门,格外沉静,格外和气的对他说,
“大哥,我有话告诉你。”
“你说就是,”他赶紧回过脸来,点点头。
“我只有几句话,可是说不出来。大哥,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还吃,——也同虫子一样,有的变了鱼鸟猴子,一直变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
“易牙⑻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⑼;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
“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自吃。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人人太平。虽然从来如此,我们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说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说,前天佃户要减租,你说过不能。”
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
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
“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
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
陈老五也气愤愤的直走进来。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对这伙人说,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
那一伙人,都被陈老五赶走了。大哥也不知哪里去了。陈老五劝我回屋子里去。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
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可是偏要说,
“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探析:妄想支配下之言行
这篇与第七篇最后是相呼应的。仅从妄想症的角度来看,这是狂人在妄想支配下对人们进行的劝转行为,前提是他所认定的他周围的人都是吃人的人这个妄想信念,以及他所认定的解决办法在外部这个信念。例如他对他大哥的劝转,是建立在他认定他大哥是吃人者同谋这个基础上的,这反映他对他大哥所说的话中。他对大哥和其他人的反应,仍然是在进行心智解读和妄想——例如将他大哥的笑和眼光解读为是“说破他们的隐情”,将“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这句话解读是给自己扣上个帽子以便为他们吃自己找借口,以及妄想别人不让他说话,而作为反抗他就是偏要说。这些言行举止都是在建立在狂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妄想之上的,而他对他人的言行的解读都是在进一步支持这种妄想,因此他处于一个死循环之中:妄想->心智解读->支持妄想。如何跳出这个死循环?!
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日日是两顿饭。
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在他。那时我妹子才五岁,可爱可怜的样子,还在眼前。母亲哭个不住,他却劝母亲不要哭;大约因为自己吃了,哭起来不免有点过意不去。如果还能过意不去,……
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亲知道没有,我可不得而知。
母亲想也知道;不过哭的时候,却并没有说明,大约也以为应当的了。记得我四五岁时,坐在堂前乘凉,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⑽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但是那天的哭法,现在想起来,实在还叫人伤心,这真是奇极的事!
探析:妄想的记忆根源
本篇是狂人的回忆,记起自己五岁的妹子被家人吃掉的事情。若仅从妄想症的角度来看,过去经历造成的心理创伤可以成为妄想症的诱因,例如下一篇中所表明的。
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探析:妄想之记忆解读
上篇是狂人的记忆,可能是过去的实际经历,而此篇则显明表现出狂人对记忆进行的联想、假设和臆断——例如“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这都是狂人所做的联想和假设,并不一定是真正发生了的事情,然而紧跟着的“现在也轮到我自己,……”,则是从在假定这些假设为真的前提下推导出的貌似合理的结论,其作用是再一次确认和论证了他人要吃自己的这个受害妄想。妄想症患者认定其妄想为真,他所提出的证据和进行的逻辑推理都是为了确认和证实自己的妄想为真,所以他处于自己为自己制造的妄想为真的死循环之中,他生活在自己制造并相信为真实的幻觉之中无法自拔。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探析:救救自己
真正的解答在于自己,要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自己头脑之中的妄想,并不在外界,认识到自己头脑中所认定为真并经过逻辑论证为真的那些信念并非真实!尽管它们貌似如此真实,如此有根据——但是它们实际上并不是真实的!自我宽恕是解脱妄想的出路!对自己构建妄想时所用到的那些猜疑、臆断、歪曲、假设、联想、发挥、解读、认定、信念、逻辑、推理、论证、结论、念头、情感、暗聊、记忆等等,实施具体细致的自我宽恕,解除这些心智构造对自己的支配和控制,不再继续生活在幻觉之中!
附录:
自我宽恕示范:一步一步自我宽恕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fffd10100qdgz.html
自我宽恕示范:处理评判和恐惧实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fffd10100vzmo.html
更多自我宽恕文章: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567621073_13_1.html
Desteni英文主网:www.desteni.co.za
Desteni中文论坛:http://desteni.co.za/chinese/forum/
Desteni中文频道:http://www.tudou.com/home/_90037398/
Desteni QQ群:154490172
Desteni 新浪微群,群名:Desteni 群号:769509
平等富裕金钱系统常见问题: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fffd10100nc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