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曲艺人胡英杰------何志铭

(2013-09-26 23:44:36)
标签:

例子

高寿

文革

榆林小曲

井岳秀


 

早年间,知胡英杰,是听榆林小曲演唱。在三五开弹的前奏后,胡先生一出口,则老健如虎,尖厉急转,顿挫有方。急则如玉珠落盘,慢则沉痛悲壮,情绪绵长,感天动地……

今春见胡先生,他已是八旬老人了。叙谈中,他说五十年代府谷县民歌手丁喜才到榆林与他切磋唱功。那年丁要去西安演唱,但无乐器,他借丁一把杨琴,从丁那里学会了原汁原味的《五哥放羊》。此后丁由流浪的民间艺人成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此种例子实为罕见的……胡先生十分崇敬丁喜才。

胡先生一辈子唱榆林小曲,学艺下苦功。他说这曲子三天不练就不行,每天早起必须在脑子里绕几圈,唱曲中途不得急喝水,定要干嗓唱,一日喝水,嗓子很快就坏。

胡先生14岁与林懋森先生学艺。林先生是个老中医,有很浓的书卷气。胡先生出身是皮鞋匠,半天做工,半天学艺。起初先生只教他唱小调、中调。榆林小曲中大调难度高,艺人一般唱不下来,但他跃跃欲试。琵琶伴奏艺人王子英先说他,你学好了再来,我侍侯不了你。说得他羞愧难当。他只好在老艺人唱时,悄悄躲在门外偷听偷学。到唱出大调时,令老师大吃一惊。

胡先生言及榆林小曲,如数家珍。从井岳秀、杨虎城、张学良到张季鸾、胡星元这些人与榆林小曲的掌故颇多,听来兴味无穷。特别是19573月,榆林 曲队进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在怀仁堂演出。起初规定让吴春兰只唱“绣兰房”前四句,但吴演唱刚停,汪东兴(当时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传出毛主席话:这是我们湖南的曲调怎么陕北也能唱,请将后几句一齐唱完。

建国后,胡先生一直在榆林邮局工作,公余仍然是以曲会友,成为榆林小曲的中坚。“文革”中,榆林小曲成为“四旧”,胡先生多次被批斗。1994年榆林市政协重新整理出版《榆林小曲》,胡先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吟唱了58首,被记录下来。

榆林小曲虽说后继有人,但要达胡先生如此的水准却是后无来者。就小调中调而易学,大调用假嗓子唱到一定年龄也会再唱不出来了。今年,先生八十高寿,再也无法唱出当年醉心荡魄的榆林小曲了。但也有幸,先生有几盒录音带,从这还能听到当年的榆林小曲的气派与韵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