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选读之一六四
(2023-08-29 09:50:35)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选读之一六四
打透生死关
参破名利场
打透生死关,生来也罢,死来也罢。
参破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
【译文】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活就能活得自在,死也能死得安然。看破了名利的虚妄,就会觉得,得到了也好,失去了也好。
【一得】本则《小窗幽记》“打透生死关
参破名利场”无疑是在宣扬佛教的生死观。在佛家看来,打透生死关,就是超越了生死之见,体悟到不生不灭的本性。在《楞严经》上,讲到观音菩萨当初为众生时,超越生死的方法,便是由耳根超越能闻所闻的对待,再达到空掉觉知与所觉知的对待,进入一种空的境界。再把这能空所空的对待也破除掉,便达到了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程度。但是,这并非空无,而是“忽然超出世间,十方圆明。”到了这种境界,即是佛家所谓的见到自己不生不灭的本来面目,此时便无生死可言,这便是打透生死关了。这是在佛经上所提到超越生死而证到永恒的方法中,较常被提到的一种。名利亦是如此。人之超越生死,乃是参破了生死的虚妄,而对名利的超越,亦是看破了名利的虚妄性。得到名利时,若是十分欢喜,这便是一种生,也是一种死;失去名利时,若痛苦万分,同样是一种生,也是一种死。争逐名利的人,便在生死的痛苦中流转。凡是执着于名利的人,很难超越生死的痛苦。读罢此则《小窗幽记》受到的启发是,人生在世,若醉心于追逐名利,固然可能得到金钱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欲望、地位,但将丢失名誉、亲情、朋友,当站在成功顶端的时候,往往是孤独的。所以,有的人选择将自己的大部分生活隐起来,不是为了当神仙,而是选择既能生活无忧,又能靠一技之长安然地生活于世。这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它需要足够的才华,以及天时地利人和。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第一六四则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第一六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