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炉夜话》第一六四则
(2023-08-28 17:54:39)分类: 读书札记 |
读《围炉夜话》第一六四则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古人已往之得失,且不必论,但须记己。
【译文】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对是错,还不能确实知道,哪里还能够知道他人的对错呢?过去古人所做的事是得是失,暂且不要讨论,重要的是先要明白自己的得失。
【一得】《菜根谭》有一句话提醒世人: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意思就是说:对于别人的过失应该采取宽恕的态度,而如果错误在自己那么就不能宽恕。只有时刻反省人生,内心才能通达清明状态。此则《围炉夜话》告诫世人: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古人已往之得失,且不必论,但须记己。也是在强调:自己所做的是对是错,都还不知道,又怎能知道他人的对错呢?古人过去的得失暂且不要评论,重要的是先要明白自己的得失。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更是最起码的修养,也是一个人道德优劣的重要表现。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去趾高气扬指责别人,那就是人生缺失教养的卑劣行为。因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能够看到别人的错误,而是看清自己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错误都认识不到,又谈什么改过自新、以求发展呢?正确地批评别人,只是机智和聪明;正确地认识自己,才算是个高明的人,能知错改之,便可称之为完美的人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察觉不到自己心性之中存在的弊端,然后总会盯着别人身上出现的问题,并且还会在无意识状态下抬高自己的道德准则,以此去批判别人。这是人性最卑劣的地方,同时也是世间痛苦产生的根源。所以人生要有谦虚谨慎的思想,以便于约束人生的错误。只有做好自己,我们才有资格去教育别人,才会让他人信服,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前一篇:《小窗幽记》选读之一六三
后一篇:《小窗幽记》选读之一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