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炉夜话》之七十二则
(2023-05-21 23:26:57)分类: 读书札记 |
读《围炉夜话》之七十二则
俭可养廉,觉茅舍竹篱,自饶清趣;静能生悟,即鸟啼花落,都是化机。一生快活皆庸福,万种艰辛出伟人。
【译文】勤俭可以修养一个人廉洁的品性,就算住在竹篱围绕的茅屋,也有它清新的趣味。在寂静中,容易领悟到天地之间道理,即使鸟儿鸣啼,花开花落,也都是造化的生机。能一辈子快乐无愁的过日子,这只不过是平凡人的福分;经历万种艰难困苦,才能成就一个伟人。
【一得】人都想生活得快活一些,然而又大都活得很累。原因在于贪慕物欲而失去了清趣,羡慕浮华而丢掉了宁静。此则《围炉夜话》说:“俭可养廉,觉茅舍竹篱,自饶清趣;静能生悟,即鸟啼花落,都是化机。一生快活皆庸福,万种艰辛出伟人。”意在点拨世人:淡泊以明志,勤俭而养廉。即使住在竹篱围绕的茅屋里,也别有一番情趣在。笔者以为,读这段话,若能与《菜根谭》"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之说参照阅读,更能融会贯通。所谓"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意思是说:在人生的旅程中,如果能够在物欲上减省去一些,便能够在精神上超脱一分。人贵在不为欲望所驱使,只有把欲望之火泯灭,才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人生的真正快乐。人们若是过惯了俭约勤劳的生活,就不会为贪欲所困扰,也不会被物欲浮华的扰乱而改变自己的心志。这就是"俭可养廉"、"茅舍竹篱,自有清趣"的道理。可这样的道理缘何世人难以体悟,根子就在于贪慕物欲而失去了清趣。人心在纷争扰攘中,最容易为外界五光十色所迷惑,无法酝酿出深刻的道理来。只有在心情宁静时,一方心湖澄澈清明了,才能够照亮天光云影与万化的生机。此时,即使是听一声鸟鸣,或是观一朵花的凋落,都能悟得出生命的至理。可见静能出神入化。不过要注意:王永彬最后特意指出,懂得"俭可养廉"、"茅舍竹篱,自有清趣"的道理,并身体力行,自然能保证一辈子快乐无愁的过日子,这只不过是平凡人的福分;而经历万种艰难困苦,才能成就一个伟人,这恐怕才是王永彬所倡导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