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选读之六十一(集醒篇之四十一)
(2023-04-30 22:01:12)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选读之六十一(集醒篇之四十一)
心性本不束
肉身是至桎
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是戈矛。
【译文】在云影烟雾飘渺中领悟到了真正的自己,始知肉身原是拘束人的东西。在鸟鸣声中领悟到了自己的本性,才知感情和识见原是攻击人的戈矛。
【一得】《小窗幽记》作者陈眉公说: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还说:放得俗人心下,方名为丈夫;放得丈夫心下,方名为仙佛;放得仙佛心下,方名为得道。足见陈眉公是醉心于佛道之说的。“心性本不束
肉身是至桎”意思是说,在云影烟雾中领悟到真正的自己,才明白肉身原来是拘束人的东西。在鸟鸣声中听见了自己的本性,才知道感情和妄见原来是攻击人的戈矛。这段话明显是受佛道之说影响的,但并不消极。怎么理解?他是在说,人的心性原是不受任何拘束的,然而,我们却背负着肉身,时时为这个肉身所牵绊,要做种种营谋来养活它。倘若对肉身起了怜惜之念,更要为它披衣带锦,供给山珍海味,直将生命做了它的奴隶,如此说来,岂不是桎梏?佛家说色身是幻,就如梦、幻、泡、影一般。看到云影烟雾,悟见肉身也如云烟一般易逝,方能明了生命实不应为肉身所缚,而应如云烟般不羁,烟雾般无束,自由自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意。这说明他所赞赏的人生态度是“不羁”“无束”“自由自在”,又不全然是消极逃避,而是敢于承担,力图突破肉身桎梏,摆脱肉身拘束的。这种人生态度还是值得赞赏的。陈眉公认为,禽鸟之声本于自然,吾人却因种种感情识见,对天地万物有所取舍,欣爱厌憎,以至所见天地均为情识所分割,心性也日趋狭窄闭塞,终至所见所闻,失去天真本趣。进而主张:若能本于心之无妄,终能见无云之晴空,而不为情见的乌云遮去天地的本色。也是说到点子上,而且有其进步意义的。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之六十六则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之十三则(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