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炉夜话》之三十七

分类: 读书札记 |
读《围炉夜话》之三十七
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
【一得】“千金易得,知己难求。”鲁迅先生在赠给同志瞿秋白一副对联中写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意思是说:只要有一个充分理解自己的真朋友就可以了,在艰难困苦之中,心灵深处的纽带牢固地连在一起,患难相扶。知己当为人生路上的助力,但同时也要谨防一些小人成为绊脚石,在人生中,就有这样两种人,一旦与之深交,必然要走霉运,要尽快避而远之。王永彬《围炉夜话》“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就是说的这两种人。“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待人处事心气不平和,那么无论是做学问还是立功业,都不会有什么值得他人效法的地方。为人处世,讲究中正和平,心平气和则事业顺利,为人和顺则博取信任,身边往往感召来的也都是良师益友。若是心性乖张,为人处世骄纵狂傲、粗俗下流,那么在事业上即便能逞一时之利,也会因为德行不配位,人生很快走向低谷,甚至为自己招致灾殃。“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言语故意做作虚伪不实,“满嘴跑火车”,那么这个人的品德及心性都令人怀疑。道德修养高深的人,会非常注重知行合一,在言谈举止之间会有春风化雨般的感染力。而自作聪明,时常以虚情假意来掩饰自己的人,虽然表面上佯装正人君子,但其内心却是充满阴暗、邪恶的。这种人往往唯利是图,若是与之交往,假以时日,必然会受其伤害,一定要唯恐避之而不及。据说昔日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在常州奔牛一带相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常州红梅公园专门建有知音舫,以记其事,供后人景仰。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之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