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集醒篇》选读之十七
(2023-02-04 23:09:16)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集醒篇》选读之十七
勿为私己打算精明,要培子孙朴实浑厚
打算精明,自谓自计,然败祖父子家声者,必此人也;朴实浑厚,初无甚奇,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
【译文】凡事都斤斤计较、毫不吃亏的人,自以为很成功,但是败坏祖宗的良好名声的,必定是这种人。诚实俭朴而又敦厚待人的人,刚开始虽然不见他有什么奇特的表现,然而使子孙能够有一种纯厚之气,历久不衰的,就是这种人。
【一得】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篇》“勿为私己打算精明,要培子孙朴实浑厚”讲的是传承祖与父家声和培养子与孙元气方面的成败得失:凡事都斤斤计较、毫不吃亏的人,自以为生财有道,聚财有术,但是败坏祖宗的良好名声的,必定是这种人。诚实俭朴而又敦厚待人的人,刚开始虽然不见他有什么奇特的表现,然而使子孙能够有一种纯厚之气,历久不衰的,就是这种人。原因在于:人之所以能有发达家业,首先并不在于处处与人争利害,最最重要的,应是在学问道德以及为人处事谨厚踏实地修养,为一代代子孙树立了榜样。古人云:“诗书,齐家之本。“就是说,饱读诗书,是振兴家业的根本。曲阜的孔府将“文章道德圣人家”赫然写在大门上。《朱子家训》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笔者翻阅浏览了不少古代名人家训,几乎无一家不在强调子孙必须耕读。古人还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会怎样,主要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倒过来看,也就是读书、积德、风水、运、命,告诉我们先由自己好好读书,明白并实践道理做起,累积相当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更容易符合老天爷的意,因而得到更多的幸运。因此,多读书勤思考,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穷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最实际的必然途径,继而就能带来家族的兴盛。凡是精打细算,拚命占便宜的人,遇到与他人利益相冲突时,必然会不惜牺牲别人来攫取自己更大利益。而与人争利害,又免不了要尔虞我诈,以致被人视为奸狡之徒。倒不如待人宽厚,能不计较的,就不要计较,如此才能于天时、地利之外,再得“人和”,这对于子与孙事业历久不衰,当然有无穷的帮助。相反,那些斤斤计较的人,子孙也多半得其真传,胸襟多不宽广,于其死后,争夺遗产,甚至闹出丑闻。而能以敦厚教子孙的,子孙也必定能同心协力将祖先的事业拓展得更辉煌,所谓“培子孙之元气”,即此之谓也。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经典之十六
后一篇:《小窗幽记.集醒篇》选读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