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集醒篇》选读之十八
(2023-02-06 09:02:47)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集醒篇》选读之十八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译文】情爱最难保持长久,所以情感丰富的人终会变得浅薄无情。天性本有一定的常理,所以率性而为的人终不会失去他的天性。
【一得】 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摸鱼儿》词中写道: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千百年来,人们从“狂歌骚人”写的各类文学作品中,接触到铺天盖地的关于情爱方面的内容。正面的既有像“山伯难捨祝英台”那样情真意切的告白,也有焦仲卿、刘兰芝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的悲壮殉情,更有苏东坡《悼念亡妻》时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句句含情字字泣泪的倾诉。负面的那更是俯拾即是。距今2500多年前的《诗经.小雅•谷风》中的女主人公被丈夫遗弃,她满腔幽怨地回忆旧日家境贫困时,自己辛勤操劳,帮助丈夫克服困难,丈夫对她也体贴疼爱;但后来生活安定富裕了,丈夫就变了心,忘恩负义地将她一脚踢开。因此她以诗谴责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安乐的负心丈夫。后来又读到《古诗十九首》和李白、李商隐、李清照、柳永、冯梦龙、曹雪芹等历代文学大家描写情爱方面的大量佳作,观看了戏剧电影电视剧多如牛毛描写情爱方面的悲喜剧,让人们更是长叹直呼:“究竟情爱为何物?直教人以生死相许!“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的答复是:“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可谓一语破的!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所有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情爱也是一样。一份厚重的,深沉的,长情的陪伴和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就像夜空中的星星那样地闪耀。“情到深处情转薄”,一方面是因为情甚苦,一方面是因为情爱难久。情是一种执着,因此不得必苦;情又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思念,因此掌握甚难,再加上生命短暂,环境多变,见人不见心,见心不见人。能由情爱之中得到短暂欢乐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而无常迅速,至亲至爱也敌不过生死的摧残。所以,多情之人在备尝捉弄之后,多半要远离情感,而变得寡情了!明乎此,我们
明智的做法是停止对对方的执着和执念,当你能够一点点地脱离执着,你就会一点点地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也才能真正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而不依赖于别人决定你的幸福和快乐,这才是一个真正强大的人!
前一篇:《小窗幽记.集醒篇》选读之十七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经典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