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围炉夜话》精典第十五则

(2023-02-02 00:00:00)
分类: 读书札记
读《围炉夜话》精典第十五则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立身不嫌家世贫贱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译文】读书不论天赋的资质高或是低,只要能够用功,不断地学习,遇有疑难之处肯向人请教,任何事都把它想个透彻为什么会如此,终有一天能够通晓书中的道理,无所滞碍。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不怕自己出身贫穷低微的家庭,只要为人忠实敦厚,做事稳重踏实,所行所为没有一丝随便或违背道义之处,便足以为家乡的父老所看重,而成为众人的榜样。
【一得】这两句话颇长,话题为二,一是说读书学习,二是讲立身处世。在阐释两个话题时,王永彬都只作正面倡导,说读书学习,只提及只要勤奋刻苦,善于思考,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就能做到融会贯通。讲立身处世,也只说到家境贫寒的人,如果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能够秉承诚实守信的原则,安贫乐道,坚守自身的节操,提高自身的修养,就会受到乡里的赞扬与敬重。而对问题的另一面,则隐而不提,留给读者去思考。结论当然是显而易见的。读书学习如果浅尝辄止,不肯虚心求教,即使再天资过人,也只能学到一些表面的东西,很难有所建树。立身处世如果是出身富贵人家,却骄奢无度,品行卑劣,损害他人的利益,那么他就会遭到人们的鄙夷和怨恨。这不禁让我想起曾国藩曾讲过自己读书的故事。一天夜深,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读了很多遍,还是背不下来。藏在他家房梁上的小偷,见曾国藩翻来覆去读一篇文章无法下手。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跳出来大声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那小偷将那文章很流畅地背诵了一遍,轻蔑地看了曾国藩一眼,扬长而去。可见曾国藩学生时代资质之平庸,但正因为他自知没有智力优势,因此比别人更虚心;他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打击能力更强;他做事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因此不留死角;他“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毛泽东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信中曾对湖南老乡曾国藩有过极高的评价:“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