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围炉夜话》经典之第十三则

(2023-01-30 08:23:38)
分类: 读书札记
读《围炉夜话》经典之第十三则
积善祛殃,积财遗祸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读《围炉夜话》经典之第十三则

【译文】凡是做很多好事的人家,必然遗留给子孙许多德泽;而多行不善的人家,遗留给子孙的只是祸害。由此可知多做好事,为子孙留些后福,这才是为子孙着想最长远的打算。贤能又有许多金钱,这些金钱容易使他不求上进而耽于享乐;愚笨却有许多金钱,这些金钱只有让他增加更多的过失。由此可知将金钱留给子孙,不论子孙贤或不贤,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一得】我从上小学开始,即为不识字乡邻写春联。乡邻央我写得最多的春联便是“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足见“向阳门第”“积善人家”多么受到老百姓亲睐和推崇。后来才知道这副对联后面还有一则有趣的故事:苏轼访佛印,佛印藏鱼磬中不欲待客。苏说“我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随口对以下联;“积善人家庆有余”。苏曰:“既然你庆(磬)有余(鱼),何不取出同食。”可见此联早在宋代即已家喻户晓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和子孙。留给子孙什么?这是中国人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从长远看,以自身行善的榜样力量呈现在孩子面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上上策。凡是多做善事的人家,必然遗留给子孙许多德泽;而多行不善的人家,遗留给子孙的只是祸患。由此可知多做善事,为子孙留些后福,这才是为子孙着想最长远的打算。现实生活中,若为人德行良善而且多聚财物,容易使子孙不求上进而耽于享乐,并不鲜见;若为人不明事理并且多聚财物,就会助长子孙的过失,亦时有所闻。由此可知,以积聚财物留给子孙,不论子孙贤或不贤,都是有害而无益的。正如林则徐所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现在,有人创办了道德银行,用于人们存储自己的善事。如果将这笔“存款”留给后代,教导子孙行善,子孙必然正直,发达指日可待。这比遗留给子孙财富更有效。子孙不劳而获得了一笔财富,难保耽于安乐、贪图享受,一时的荣华终归于消散。真为子孙着想,还是选择“留德”吧。读《围炉夜话》经典之第十三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