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炉夜话》经典之第三则

分类: 读书札记 |
《围炉夜话》经典之第3则
勤以补拙,俭以济贫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译文】
贫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只要力求节俭,总是还可以过的。天性愚笨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比别人更勤奋学习,还是可以跟得上别人的。
【一得】《围炉夜话》“勤以补拙,俭以济贫”与普罗大众关系至为密切。前四字主要讲的是治学时勤奋与笨拙的关系,后四字则主要讲的持家时节俭与贫穷的关系。总体意思是说,贫困到了无法避免的时候,那也只有依靠节俭来度过困境;禀赋上比较拙朴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肯勤奋学习,仍然可以弥补不足。自古而今,每个人的人生境遇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出生贫寒,生活清苦;有的人出生富贵,安乐富足。虽然潦倒困顿的日子会让人觉得煎熬,但在贫寒中勤俭持家,做到处处节俭,养成不随意浪费的良好习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总还能对付着过,境遇或可就会慢慢得到改变。同样的道理,人的天资禀赋也各不相同。有的天资聪颖,有的愚钝笨拙。聪明的人读书做事就能举重若轻,而愚钝的人想要取得同样的成就
,就要像“龟兔赛跑”寓言中的乌龟那样,付出更多的努力,通过勤奋不断充实自己的经验,提升自己在竞争角逐中实力。我们所说的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当面对潦倒与窘迫时,积极的态度是,只有通过节俭勤劳,逐步摆脱困境改变命运。倘若还是不切实际地在等待幸运之神的降临,只能在期盼中无为老去。俗话说:“天才是勤奋的积累”,当年,苏秦没有刺股的决心,他能成为六国宰相吗?当爱因斯坦证明出伟大的公式时,他的老师还记得他做的小板凳呢。很多事实都在告诉我们:“笨鸟先飞早入林”,“勤能补拙是良训”。
前一篇:《小窗幽记.集醒篇》选读3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经典之第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