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257@365
(2022-09-14 00:02:01)
标签:
365 |
分类: 读书札记 |
9月14日
《菜根谭》257
超越喧寂,悠然自适
嗜寂者,观白云幽石而通玄;趋荣者,见清歌妙舞而忘倦。唯自得之士,无喧寂无荣枯,无往非自适之天。
【大意】一个喜欢宁静的人看到天上的白云和幽谷的奇石,就能领悟出极深奥的玄理;一个热衷权势的人,一听到悠扬的音乐看到美妙的舞姿,就会把一切疲劳忘掉。只有真正了悟人生的豁达之士,才能保持纯真的天然本性,内心既无寂寞也无喧哗,凡事只求适合天性而永远处于自在逍遥境界。
【一得】《菜根谭》“超越喧寂,悠然自适”智慧告诉我们:喜欢宁静的人,看到天上的白云和山间的幽石也能悟出其中的玄机;喜欢荣华的人,听见清扬的歌声看到美妙的舞蹈会忘记疲倦。只有那些纯净自得之人,没有喧嚣或寂寞的烦恼,没有得志或失意的痛苦,过去和现在都是他自得逍遥的天地。《菜根谭》这里列举了三种类型的人,即“喜欢宁静的人”,“热衷权势的人”和“纯净自得的人”,作者洪应明无疑是对“纯净自得的人”情有独衷的。在洪应明看来,道家力主的“出世”,儒家力主“入世”,表现在生活上,分别就是“嗜寂”和“趋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虽各有其乐,但都没有获得生活的真谛。而在生活中,能恰当地把握
“入世”与“出世”的关系,不走极端,凡事处之泰然的,则非“纯净自得之人”
莫属。厌弃世间的喧哗叫嚣而嗜好悠闲寂静的人,入于山林之中静观白云和幽石,而悟透了微妙玄机之理;喜欢荣耀繁华的人,听见清脆的歌声,看见美妙的舞蹈,不但不觉得喧嚣,反而忘却了倦怠,其实都是在走向极端偏颇,行为都不可取。只有“纯净自得之人”,由于他的内心有所准备,不为外物所控制。因此,也就没有喧嚣闲寂的分别,没有荣华衰枯的差异。他能悠然自适于天地之间,无往而不自得,这才是真正的入世高人,《菜根谭》明显是在宣扬老庄的“自然无为”主张。需要指出的是,当年老庄处于兵荒马乱的年代提出“无为”、
“老死不相往来”等主张,追求“无喧寂无荣枯,无往非自适之天”、“自在逍遥境界”,是针对当时的环境而言的,以致成为中国文化人
的一种精神追求,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作为理想是可以的,但当成现实生活就很难行得通。
前一篇:读《菜根谭》256@365
后一篇:读《菜根谭》258@36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