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odos钢琴独奏音乐会(1月18日)
(2012-01-21 00:18:17)
18日去大剧院音乐厅听俄国钢琴名家Volodos(佛洛多斯)的音乐会。看到Volodos这么好的钢琴家,他的音乐会上座率只有大概五成,也许还不到五成。心想,这真是一种不幸。晚上到了冷冷清清的大剧院,我就开始不住地叹息:可怜的、可怜的Volodos呀!……我从没见过这么人影寥寥的大剧院,也没见过坐了这么少听众的音乐厅,而我,也从没听过这样深刻、深情并具有强大表现力的钢琴演奏。
Volodos曲目分别是,上半场舒伯特A小调奏鸣曲和勃拉姆斯三首间奏曲,下半场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上半场很优雅,也比较舒缓。开场猛听得他手触键盘的琴音,不禁一愣,钢琴突然之间变得完全陌生,让自己完全无法理解一般。钢琴的声音清晰而又强大,每个音都仿佛自有其个性和生命,独立而又统合在一处。
他的身体会有一定程度的后摆,这时他的手臂可以比较大幅度地伸展开来。我猜想这对弹出的声音的强度和色调都会有作用与影响。很特别的,他不用通常的琴凳,
而是一把普通的小椅子,一个网友说,可能因椅背对他的背部能起到支撑作用。古尔德弹琴就只坐自家的一把木头椅子,看来未必应简单地视之为怪癖。
到了下半场的李斯特,我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好呢?就好像是,我是生平头一次听到钢琴这种乐器的音声一般,理解到什么是钢琴,醍醐灌顶地感受到这样乐器对自己心灵的震撼和影响力。Volodos是巴什基洛夫的学生,据说俄罗斯钢琴学派要把钢琴弹出一个交响乐团所能表现出的效果来,弱音也要钢铁般手指弹出。这样的描述,仅仅读到过,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像的。然而,文字上所不能理解的,在他的音乐声中瞬间便顿悟和领会了。他的迅如闪电的凌厉的手指当真让一架钢
琴生出属于管弦乐团的那种音乐表现的广度和力度来,强烈时真是地动天惊、山呼海啸一般。而所有这些声音又具备和揉和了自然的质朴的美感,绝不造作。
他的李斯特展现出多个层次的情感和色调,有时就是在沉静地冥思着什么似的,缓慢而发展出一种探索式地过渡,让你也随同静静地陪伴着,期待这个生命中下一刻的发现、体验、痛苦或欢欣。这时,时间中顿然充满了这样多的可能性,你既不安地期待未来,又依依难舍地留恋此刻的光景。这是多么亲切的感受呢。
他太有技巧和技巧所能展示出的激情了,所以反而要克制起来,让最后一个琴音落下时,全曲构成了一个可以由我们理智来直观与欣赏的对象,具有了理智的结构。我要说,这个结构很美。曲毕,听众稀少的音乐厅里竟响出狂热的掌声来。听了他的李斯特,怕是不少人要夜不能寐了。李斯特本人的演出,所引起的听众反响就大到惊人,据说每场都要有女士们手扶着胸口昏厥过去。我们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效果和感染力呢?尤其是较诸现在听到的许多音乐会,听时便无动于衷,听罢便抛之脑后了,就是当时有所动情,也不过是水波短暂的荡漾,很快便平静了,不会给自己的内心,哪怕小小的触动。
所以我说,能听到Volodos的独奏音乐会,真是难得。我知道Volodos的名字很早,几年前在NYU图书馆借过他弹拉三的CD,其中个别片段甚至胜过霍洛维茨、阿格里奇等人而臻至完美无瑕的境地。他改编的土耳其进行曲,让一双手弹出两个彼此独立又互相呼应的旋律来,非常知名,王羽佳应该就在返场时常常弹奏。
但是他此次音乐会的返场曲中,并没有这首土耳其进行曲。而是四首别的(据一位网友说皆由他本人改编的)小曲子。其中三首都是柔慢的曲子,尤其最后一首小曲子,真是有妙不可言之美。这曲子中的弱音非常美好动人,钢琴在深沉地叹息着,倾诉出一种爱的低吟,仿佛来自人心最幽深神秘之处的歌唱。
我很感动,并因为这种感动而激动着。我想要区别两种激动,仅仅是听觉上的刺激带来的激动,与我们内在的感受性被打动而产生的激动。这两者是不同的。而感受到后者的时候,我真心地因为这种音乐的诗意和美感之为我所感受到而喜悦着,并感激着音乐家创造出了这样的一个时刻,存在本身是美好的。
去听这场音乐会的路上,可谓阻碍重重。正是春节前路最拥堵的时候,又赶上交通管制,一管就是半个多小时,坐公交,打的士,下的士步行,再倒公交,再步行,……几乎没时间吃晚饭,匆匆吃点面包果腹。可是这一路波折,都是值得的。能听到这样的琴音,就算天天晚饭只有白水馒头,我也是乐意的。饭蔬食饮水,乐何如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