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早晨,四川雅安、芦山县、宝兴县突发7.0级地震,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国家迅速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大批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赶赴灾区,中央和地方的各类新闻媒体也纷纷抵达灾区现场采访报道,粗略估算仅地震当天就有数十家,还不断有媒体继续前往。记者们不顾危险,让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及时看到受灾现场情况,了解灾区的困难和需求,很敬业,很有必要。
然而,太多的新闻媒体一窝蜂地前往灾区采访报道容易给救援工作添乱,应该合理组织国内媒体前往灾区现场采访报道,实现信息共享。目前这种各方媒体任意进入灾区进行报道的做法将至少带来如下不利影响:
首先,会占用交通资源。交通要优先保障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及时安全的送达,他们早一点抵达则被困受灾人员就多一份生存的希望,生活必需品匮乏的灾民就少遭一份罪。地震发生后,前往灾区的道路车辆猛增,有些地段出现拥堵,一辆救援军车因避让私家车掉进山崖造成8名官兵伤亡令人心痛。多腾出一条车道、一个座位、一个车厢就是在为救灾做贡献。
其次,会分散救援人员精力。在灾区的媒体多了,采访活动自然就多,同一个问题,救援队或医护人员可能要拿出宝贵的时间反复回答几十遍甚至上百遍,而时间对救援人员来说就是生命,他们争分夺秒的救援行动不宜被打扰。
第三,会占用宝贵的通信资源。灾情发生后,灾区的通信设施受到破坏,灾区通信状况不佳,许多网友提醒不要反复拨打四川电话,把通信资源留给生命救援。如果我们在灾区采访的媒体太多,势必会多占信道,给不畅的通信多添一份堵。
第四,会增添灾区食宿负担。目前家破人亡或家破人伤的灾民食宿困难。以宝兴县为例,地震发生后全县食品仅能维持两天,4万多人待安置。灾害刚刚发生,十几万人的吃住遇到困难,应该尽量限制不必要的人员前往灾区,把有限的生活资源留给灾民和生命救援人员。
第五,会给记者的安全带来威胁。此次地震后24小时内,先后发生了710多次余震,灾区仍然存在房屋倒塌、道路塌陷、山体滑坡以及感染疾病等地震次生灾害的危险,应该尽量减少记者进入灾区,以避免增添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