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黄惟群先生的一个通信

(2013-11-07 12:08:31)
标签:

讲稿

要是

手法

文章

老土

分类: 大唐被说

关于近期两个小说:与黄惟群先生的一个通信

 

大唐兄:

你好!

不瞒你说,我最近一直在阅读,太多要读的,有国内给的书目约稿写评论的,有回国时朋友给的一本本书,有网上传来的朋友新刊的长篇,等等。你看我在博客上隔三差五贴篇文章,其实,都是以前写的,都是已发过的专栏文章。

想对你说的是,你的小说我已读了,但最近实在东西看得太多,或许不够仔细,有疏漏处,我真的不敢保证自己说的多准,只能供你做个参考,反正,严格要求自己总是没坏处的。

《敲着铜锣选组长》那篇,我的感觉是非常流畅、自然,语感很好,和你以前给我看的不同,这样的语感,我喜欢。小说开头也吸引人,爽快,又有隐含。但我的阅读似乎跟着跟着就丢了,你的笔力似乎走远了,分叉太多,想交代的太多,不够集中。短篇小说作者必须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把情节、线索、介绍、交代之类的,尽可能做到最大简略化。事实上,梳理过的情节线索之类,因为简略,往往更有效。还有就是,必须清楚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想表达的是否有价值,表达得是否文学化。

《老狱先生外传》那篇,想法很好,也有吸引人处,但实话实说,感觉还是不强烈。对于现代派手法的写作,前些天我的评论文章刚巧写了些,我摘些在这,或许你会喜欢。

 

不管怎样的现代派手法,有一点很根本:无论整体、局部、还是细节,必须从书写的事物中“精确”提取“本质”,并且“精确”、“有效”地将之表现。“精确”、“本质”,尽管传统手法中同样重要,但在现代手法中,这样的重要性尤显突出。现代派手法本就打破模式,省却各种常见附件,集中地、直接地、直奔核心,为的是更为清晰、浓烈、简约地彰显效果。也因此,现代派手法是种难度极高的手法,读者对之对应物选择的精准、体现出的内在本质的要求会更高,必须更高。

 

给你一个我的建议,写自己想得最多、最有感觉、最想写的内容。写前,一定要想清楚价值所在,成功点在哪。然后就是,如何准确有效地文学化地表达。

想说的很多,一时也说不清,来日方长吧。

对你小说的意见,不见得准确,真的是仅供参考。但有一点很肯定,因把你当朋友,我很认真。我喜欢朋友间真诚相待的感觉。

祝好!

惟群。

 

From: liliangyouzi@sina.com [mailto:liliangyouzi@sina.com]

Sent: Thursday, 31 October 2013 12:15 PM

To: wqhuang88

Subject: 请教黄老师,其实我更喜欢《老狱》这种论说方式

 

黄老师:

日前读您两篇博文,第一篇后您我问最近有何新作,目前的确有写完的稿子,但谨尊您“十一”期间的电话教导,至少沉淀,打磨半年以上再说。

近期倒是有一个十分老土的小说《敲着铜锣选组长》(杨凌文苑,内刊,我又投于《XX》),一个比较前卫的小说《老狱先生外传》(《延河》2013年第11期)发表,担心属于您第二篇博文所说“即使那些具有最前卫思想的最前卫的人,也不过是在一个框子、一种模式中进行了几下蹦达”,所以发来烦请您在百忙之中扫上一眼,好在这两个都在8000多字。要是您在国内,我就打印寄您了。

这两个稿子都是写于2009年,属于您所说“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往后去要是发表了2010至今的新作,应当有一些不同的景象吧。最近可能顺着《铜锣》的写法,完成一个中篇,这类所谓底层写作的东西,其实比较好写也因为不撞政治而十分流行,先解决发表的问题再说。

我似乎有一个不同于常人之处,体裁多样而且一手伸向传统,一手触摸前卫,前路比较宽广,但经常又徘徊于两条路子之间,不知咋样抬腿,才能迈出坚定的步伐。

一个人瞎琢磨,也不知道我的思路对与不对,烦请斧正。

遥握!

大唐。

 

    黄惟群先生的几篇文章:

    文学创作的三阶段: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8785c01015vb4.html

    中国当代文学鼎盛期再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8785c01017ztp.html

    细节人物文字及其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8785c01015d3v.html

    中国文学到底哪里出了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8785c01014ryx.html

    远望中国文坛(2011年讲稿):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8785c01014oic.html

    文学的不二之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8785c01014ohv.html

    中国文坛:请不要再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8785c01014ohw.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