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对小说《墙》的诊断

标签:
转载 |
分类: 文学交往 |
还是那句话,要说就说真话。大家都做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孩子,才能让文心拈花微笑,让骗子(伪文学的人和文)无处逃遁。
http://s8/middle/51277333xa6cf416ae807&690
爱琴海:小说创作要关乎四个方面,游戏说、梦说、思想说、死亡说。这是全人类的话题,作家有这个使命。
作者感言:天太高,地太低,只可仰视。
http://s4/middle/51277333xa6cf42d52763&690
向岛:对作者来说,局部有突破,但不是作者最好的水平,不能代表新高度。心有些急了,活儿做得有些粗。如能静下心来,再沉淀一下,肯定比现在好。直至今天,我认为作者的最高水平是《明天》(曾发《小说界》)。
作者感言:语重心长,循循善诱
http://s8/middle/51277333x7714ba1aa007&690
寇挥:写了几个“假人”,只有一个“真人”,就是那个“小偷”。小说出彩的地方也就在这里。如果没有了这个小偷,这篇小说也就没有了价值。要我说,是一个轻喜剧。
作者感言:当认真揣摩
http://s6/middle/51277333xa6f77cd9f0c5&690
周瑄璞(未到现场,电话指导):开头好,结尾特有意思,文学味足,如放一段时间,会更好。
作者感言:半年未写,心急啊。
http://s15/middle/51277333xa6cf427d7bce&690
李喜林:我认为小说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代表了新的突破。坚持认为是一篇非常不错的作品。
作者感言:惺惺相惜,爱屋及乌
http://s13/middle/51277333xa6cf41d5a85c&690
禅香雪:看小说,要细看、要品,要用心去品。这篇作品我不是说没有毛病,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墙群,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写透了、写尽了,看了以后很激动,有一种想“评”的冲动。
作者感言:剖析名篇成了习惯,一不小心,把此篇当成了“名篇”。
http://s15/middle/51277333xa6cf432557de&690
李大唐:我可以不认可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以为,小说首先要顾及生活逻辑,违背了这个逻辑,一切都是白费工夫。我承认对作者来说,有进步,但不是能留住的文字。这样的文字,多一篇少一篇意义不大。要么不写,要写就要写能在文坛立足的东西。我坚持我的看法!!!
作者感言:想不拿你当兄弟都不行
http://s13/middle/51277333x7714b97fd47c&690
季风:这样的文字,对作者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
作者感言:高看的结论
http://s7/middle/51277333xa6cf410f4f26&690
高涛:此小说,可见作者在以虚写实方面的可喜的尝试和努力。但还是感觉有编造痕迹,而且题材的选择上也不够出新,在作者所写的作品中品相一般,我最看好的还是你的《生存实验》。
作者感言:肺腑之言,真兄弟也!http://s10/middle/51277333xa6cf42c9c3c9&690
木子车:从文风看,变化很大。尤其是语言,对话语言比叙述语言好。小说看重叙述语言。
作者感言:话外有音,谢谢
http://s6/middle/51277333x7714b9582275&690
杨柳岸(未到现场,纸条留言):
我觉得《墙》,在你作品中,属于中上。为什么上,就是语言流畅,叙述有技巧,卖弄了一点玄虚(耐人寻味的空白),有一种从容结构的心态,有一种批判生活的态度。写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如我说,文学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一个人一个看法。总体上说,主要从技术角度上看,此篇已经成功。
作者感言:居高临下,一目了然(不乏鼓励成分)。
6月28日,众文友汇聚一起,对拙作《墙》进行了诊断。期间观点层出,争论不休。有称赞、有遗憾、有批评,最终全化为鼓励。
作者认为:《墙》对自己来说,是一篇尝试之作,而且是一篇成功的尝试之作,代表了自己的最好水平。
讨论会结论:是一篇成功之作,但代表不了自己的水平,相比《三角债》(曾发《青年文学》)《资本的游戏》(曾发《天津文学》)《生存实验》(曾发《延河》)《明天》(曾发《小说界》),都要逊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