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时代的散文写作

(2023-01-06 19:24:03)

互联网时代的散文写作

什么是散文?

大家对散文的定议各不相同:

贾平凹:散文应该是美文,不仅是写什么,还要看怎么写。有人将散文当作写小说前的训练,或应景之作,敷衍成篇糟蹋散文的面目。散文的身价在于它的严肃和高尚,要扫除一切陈言、潜心探索它的结构、形式、文字、反复试验和实践,追求它应有的时空。

冯骥才:何谓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小说是想出来的,诗歌是蹦出来的;散文是悟出来的。

王英琦:现代作家都高呼文学死了。作家原创力枯竭了,却没想到原创力的核心是大地,是亲历苦难。缺乏第一手的资源,缺乏感同身受的苦难体验,怎么可能会有感人的作品?——我在这里指的是体验,是发自内心渴望与原始本质的存在交融涌透的激情,而不是外在的号召指派。靠编造想象,靠作秀炒卖,可能会产生一些文学水货与垃圾,但永远产生不了经典的文学大师。

梁实秋:散文的文调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是奔腾澎湃,能使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截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

莫言:写人写事,一定要写出自己对这个物体或者事物的独特的感受,运用新奇而贴切的比喻,使个这个物体或者事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同样写一块石头,就会成为各自的石头;同样写一只松鼠,就会成为不同的松鼠;写一篇树林,就会成为每个人的树林。这样的写作,才是有意义的写作。

余光中:我所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箫的甜味,釜形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像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每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

我对散文的看法很简单:散文是一种器物,换句话说,散文是安放生命的一种方式,也是对稍纵即逝的个体生命的一种挽留。是一个人的心灵扎根于生活的泥土,忍不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互联网时代散文的泛化与演进

(概述副刊散文和纯文学散文的林林总总)

言归正传,不说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当代散文排行榜上就有季羡林、张中行、金克木、汪曾祺、余光中、余秋雨、林清玄、贾平凹、刘亮程等,还不包括我所喜爱的张爱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按照各自的心法与笔法,把散文写到了极致。(例举张中行、汪曾祺、贾平凹、刘亮程——李娟)

大家们各自达到了某种高度,甚至是难以逾越的高度,但我偏爱的到底还是张爱玲,江河后浪推前浪,我最偏爱的是80后、90后的新锐。散文如果拘泥于旧体例,永远也写不过古人去。

我为什么偏爱张爱玲?她是一个小说家,她的散文兼有小说的因素,有时是活生生的现场,有时是冷森森的剖析,不沾不滞不拽,剑锋一闪,直指要害(刮沙的刀片王安忆等学得一点皮毛鸟化凤了)。她的散文前无古人,至今无后来者。

“人本来就是动物,可是没有谁像她这样肯定地是一只动物。”

“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了,而主题永远悲观。”

“女人与狗唯一的区别就是:狗不像女人一样被宠坏了。它们不戴珠宝,而且——谢天谢地——它们不会说话。”

“装扮得很像样的人,在像样的地方出现,看见同类,也被看见,这就是社交。”

“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

特点:冷眼看人世,用心灵用皮肤用通身的感官拓扑生活。

这与她独特的身世有关:出身名门,却孤苦漂零,童年被母亲抛弃学,及长嫁人不淑,去国离家,为入美籍再嫁老病,最终客死寓所,多日后才被房东发现。她身怀罕见的天赋才调,遗世独立,孤标傲世的个性又给了她不寻常的眼界,所以成就了不寻常的文思。

80后以降的才男才女我不太熟悉,顺手拉一个张嘉佳,也是写小说、剧本多于写散文,他那种幽谷湍雪手挥目送的才情,使他的文章让人分不清是小说还是散文还是诗,却能让千万拥泵渴盼不已。

“在青春的列车上,如果你要提前下车,请别推醒装睡的我,这样我可以沉睡到终点,假装不知道你已经离开。”

“我觉得这个世界美好无比。晴时满树花开,雨天一湖涟漪,阳光席卷城市,微风穿越指间,入夜每个电台播放的情歌,沿途每条山路铺开的影子,全部是你不经意写的一字一句,留我年复一年朗读。这世界是你的遗嘱,而我是唯一的遗物。”

“如果你压抑,痛苦,忧伤,不自由,又怎么可能在心里腾出温暖的房间,让重要的人住在里面。如果一颗心千疮百孔,住在里面的人就会被雨水打湿。”

“一个人的记忆就是一座城市,时间腐蚀着一切建筑,把高楼和道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会被沙子掩埋。所以我们泪流满面,步步回头,可是只能往前走。”

“是不是有一天,你会开着心事,而公路无际无边。是不是有一天,你会躲着记忆,而岁月缠绕不休。是不是有一天,你会看着天空,而孤单四下蔓延。是不是有一天,你会哭不出声,而生命已经没有了播放键。”

“每个人有卸无可卸的包袱,退无可退的道路,忍无可忍的眼泪,追无可追的前途。不经意就痛出望外。”(当了一回摆渡人)

另据媒体报道:张嘉佳、毛闵峰、刘同、慕容引刀、安东尼等时尚写手被统称为“暖男”,与 “心灵鸡汤”相比,他们的文字温暖,明亮,真诚,让人心生欢喜,却句句都生发于内心,不是摆弄出来的。

按照慕容引刀的话说:现在的人需要更细节化、更微小,非常实在的点点滴滴的帮助,“我不要你在旁边喊,那个没有意义,我想让你告诉我生活中遇到这类事情,这样处理是否会更好,这种态度是否会更好。”

写散文有什么技巧?

(以河之源采访散记中的几篇为例)

文无定法:“与身亲”“如初见”

不要迷恋微信和微博,秀,就是表演,不能有话好好说。日志这个方式很好,可以有知己文友,也可以写给自己看,梳理生活,记录社会,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和逛山看水看世界的游程,一日三餐,美食美味,花鸟虫鱼,读书赏画听音乐,了悟于心,无不可以成为美文。若是有一天,你能够放开胸怀看人间,写人状物,百行八作、民风民俗,事不拘大小,年无分老幼,入我壶中,都是好酒。

写日志是很好的习惯

首先得逼自己硬着头皮写,游记、读后感、杂谈、回忆往事,记述亲人,从最熟悉最好写的开始。不求闻达于他人,只求取悦于自己。

1、 说心里话,从心里说。家常,贴心,暖肺。

2、自信心与谦卑是一体两面。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所经所历爱恨情愁和天下人是一样的,但是写出来带着你汗咸血腥,就是不可复制的好东西。谦卑是时时记得自己是自己的陌生人,每种深度思考都是心灵的探险——有解剖自己的痛,有不堪回首的愧与羞,这就需要有勇气不避丑陋,拿自己开涮,敢于自嘲,(你不好我也不好,不过没关系,哈哈一笑泯恩仇,与自己和解)写散文写到了这般境界才算通关成功。

3、 动念成文先要荡开一笔,从张三李四的角度回望自己,从自古而今的世事比照身前身后……

4、打好草稿再三审视:一是审视内心,我说的都是真的吗?回到现场,回放彼时彼刻的人物事件、山水风情,历历在目尽都如初见。经过这种再临场、再感受,再体贴直至体悟。二是审视观点与事实(包括情感与思想)是否相匹配,不能让红薯结出土豆、石榴树挂上木瓜,驴头不对马嘴。三是审视语言是否质朴简洁、流畅有余味。最好的方法是念给身边人听,边念边改。至于浸润人的韵致和情调,那是日深月久才能修练出来内功,等到你思深望远,自然就有了。

5、写散文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事儿,悦己之后才能愉人,拿去发表挣稿费那是副产品。坚持写,日积月累,就能够提升自己的多种能力:观察能力、思想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深度阅读能力,今人最看重的,应该是潜移默化提升孩子的作文水平,还有消化人生磨难的功效……总之,手中有张文字的金网,多多下海捕捞,不但能增加一个人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最直接的好处,是会让你活得有声有色有品位。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主是白俄罗斯女记者、散文作家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评委会评价,“其复调书写,是对我们这个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她是当代极具声誉的非虚构作家,以记者身份与当事人访谈,记录各项重大事件,如二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以及切尔诺贝利事故。2013年,她成为诺奖热门人选,其记录从二战到普京时代苏维埃历史及心理变迁的“乌托邦之声”获世界瞩目。代表作品有《车诺比的悲鸣》、《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

能秉着一个诚心去采写重大历史事件和人间大灾难,并且忠实地讲述出来,这才是大担当的大散文。我今天不讲,有兴趣自己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