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喜欢港股了,感觉里面就是个金矿,虽然当中存在不少的陷阱和赝品,但只要投资者肯花足够多的时间去阅读、思考甚至是和其他基本面投资者进行交流,就会有很大的机会找到价值远低于现在价格的股票。
假期这几天,在陪完几个朋友之后,我花了一点时间又研究了一只令市场唾弃的垃圾股票-大成生化科技。这只票的主要缺点有:1、去年刚刚大幅盈利,今年就亏损啦,而且可能还亏得不少,典型的“强周期”化工股票嘛;2、负债高企,光银行借贷就高达80多个亿港币,还不算发的债券和其他流动负债,半年报利息支出接近3个亿,还没算资本化的呢,风险太高了嘛~,而且资本大量集中在固定资产和设备上。3、不赚钱就算了,每年的资本支出还很高,去年赚了很多钱分红也不慷慨,今年半年报亏损就干脆没有中期分红了,这更加不让投资者待见了。
话说丑到极致就是美,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烟蒂呢?这个目前市值不到30亿港币的烟蒂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玉米加工以及深加工企业,就市场份额而言,占据绝对垄断地位,具体数字就不摆了。11年盈利多少?接近14亿港币,经营现金流比利润还要好很多,也就是说赶上年景好的时光,目前这个市值2年就赚回来了,其实今年半年报的亏损主要还有应收账款计提2个亿拨备的因素和大额折旧在里边。与笔者以往找的烟蒂不同,除了一些稳定的公用事业股票,我不太喜欢负债过高的企业,就大成而言,以100亿出头的净资产而言,承担接近90亿的有息负债是有点高。但如果进一步仔细考察负债表和现金表的因素,我发现这并不是这一门生意的经营现金流不好,实际上大成的经营现金流相当好,为什么负债会持续上升?原因在于每年大幅投入的资本支出要远远高于经营现金流。资本支出高当然不是好事,但如果理性的看待资本支出,通常在成长初期较高的资本支出是可以理解的,神马?你居然将这么一个烟蒂定位为成长股?!至于今年亏损的原因,除了行业自身周期性以及计提拨备之外,还有一个厂区拆迁的问题,估计12年下半年应该逐渐会消除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大成还是有些噱头的,比如玉米秸秆的加工利用以及在国外市场份额和口碑都不错。
真正让笔者动心买入的原因竟然不是以上所述的,而在于年报中的一个附注:http://s1/mw690/5d6457f2gd25a6b9e1850&690
一个附属公司不到30%的权益居然卖了6亿港币,要知道目前大成整个上市公司的市值也就29港币左右,我不知道接盘的投资者是何方大神。百度一下大成生物科技公司-“根据按中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大成生物科技经审核账目,大成生物科技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财政年度的经审核除税及非经常项目前及後亏损分别约为人民币24,500,000
元及人民币24,500,000 元。大成生物科技於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771,300,000
元。”据我猜测,这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该就是公司旗下研究玉米秸秆再利用的高科技公司!天呐,这个亏损的破公司在一年半前估值居然达到了20亿港币多,而现在整个大成生化科技估值也就在29亿港币左右,净资产的3折不到。这个判断有点类似于之前笔者在TSC集团的买入时的判断,当时中集集团对TSC集团的入股价在市场价格的2倍以上,我更相信产业资本的判断力。在大成生物科技的股权交易中,买入生物科技股权的交易者绝对不是二级市场的那些傻子们。
对大成的研究暂时就这么多了,对于玉米原料及深加工产品氨基酸等的未来价格走势笔者实在是难以捉摸,业绩何时转正也同样完全没有计算过,这恐怕也就是逆向投资周期股最大的难处了,不确定性似乎永远是这类投资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过为了这虚幻的确定性,笔者已经错过了太多的牛股,真正峰回路转的时候,恐怕价格也已经早就飞起来了吧~总的来说,买入小笔资金进行分散投资,是一项赢面很大的下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