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卖出中国动向,所得资金全部买入大成生化科技。由于港股一直是满仓操作,必须进行换股操作才有资金购买新的标的。为什么卖出中国动向?经过前段时间的上涨目前市值基本已经反映资产价值(主要是现金价值),动向的主营业务何时能反转?这是个难题,买入动向的动机其实并没有期待其主营能反转,其现金价值就已经严重低估了。就获利程度而言,动向并不是组合中获利最高的股票,TSC集团和深圳控股的获利比例更大,但考虑TSC集团和深圳控股目前资产估值与动向差不多,但主营业务已经开始进入好的趋势,就机会成本而言,似乎选择动向更为合适。是以记录,果然卖出股票的过程比买入的过程更为艰难~
下面简要谈谈12年的投资总结和感受。今年的绝对投资收益比起前两年来好了很多,由于本人数学不太好以及A股账户资金一直有流动,只能毛估估A股收益大概在20%上下,超越上证指数15个点左右,继续保持前两年的水准;H股的表现则出乎意料,5月份初涉港股的我居然取得了60%多的绝对收益,超越恒生指数将近40个百分点,我清楚的知道这绝对是一个不可持续的收益水平,运气在其中起了绝大部分的作用,当然我还是希望13年这样的好运气可以继续伴着我。
笔者从10年开始严肃的投资记录,以投资价值和掌握安全边际的原则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如何从投资企业的角度分析和评估企业,而不是把精力花在关注市场的每日价格波动上,并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式,作为一个刚刚起步学习价值投资的“愣头青”,居然取得了连续三年超越指数15个百分点以上的收益,更让我坚信引导我们前行的理论是正确的,即使前行的道路必然是非常坎坷的。
以某一个特殊的时点的收益率作为统计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连续数年(至少5年)的收益率数据或者更具有说服力。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投资者来说,与其看重某一两年捕获鱼的数量不如更看重自身捕鱼能力的提高。经过2012年的投资实践,并加上大量的投资书籍阅读和年报阅读以及借助博客和雪球这样的交流平台向其他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学习,自己在投资实践上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1、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对企业进行分析和评估时,尽量全面的和前瞻性的考量风险,尤其是那些高知名度股票以及成长股。把情况想的再糟一点,最坏又能怎么样呢。多逆向思维,反过来想会怎么样呢
2、对周期性的感悟更高。下半年看了风传价值投资者内部的《投资最重要的事》,深得吾心啊。价值投资很大程度是一个逆向投资的过程,太多投资者将自己拘泥于巴菲特晚年所强调的高护城河高ROE投资策略使自己缩在一个很小的能力圈里固步自封,而不敢买入那些价值深度折扣暂时陷入危机的企业。我开始逐渐在港股买入一篮子饱受市场唾弃价值深度折扣的周期性股票。3、心态更加坚强。面对市场的非理性下跌心中恐惧已愈发减少反而显得兴奋,年中招行的大幅下挫给了我卖出其他股票大幅补仓的机会,同样的操作在银座股份上发生,我已经具备了在市场恐慌中贪婪的素质,接下来将是考验我能否在从未体验过的牛市中始终保持良好心态的时候了。4、资产配置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加强。初入股市,过于年轻气盛,不给自己退路;逐渐学会了始终保持一定现金及现金替代品仓位,以及一些防守型和现金流入型仓位,能让自己能进退自如。
下面自己谈谈自己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1、过于关注自己的持仓成本而无法始终关注于机会成本,对于亏损的交易通常只会补仓而不会转换成更有吸引力的其他投资,对于大幅上涨的股票也缺少继续加仓的勇气,这个性格缺陷我觉得在不少投资者身上都普遍存在;2、书看的太少,年报读的太少,财务分析的还是太少,股票分析的文章写的太少,这都不利于自己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亟待解决的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